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動新聞已經改變電視新聞商業生態

壹傳媒集團積極進軍台灣電視圈,企圖以動畫新聞,攻佔收視群,現在已經先在網站和手機平台初試啼聲,卻因為動畫詳細模擬暴力、性侵害過程,引發主管機關NCC關切,不排除要求「動新聞」鎖碼播出;不過網路的部分,即使動新聞的部分內容已經符合網路分級辦法,必須以限制級處理,不得提供18歲以下青少年以及兒童觀賞,但是法令沒有明定罰責,只能回歸壹傳媒的自律,網路分級等於是空談。壹傳媒未來打新聞戰的秘密武器「動新聞」,目前只能在新聞網站和手機觀看,但已經積極申請明年上架MOD播出,原本NCC打算放行,卻因為內容太羶色腥,出現變化。NCC傳播內容處長何吉森:「的確裡面有一些畫面,引起一些討論跟爭議,電視節目要求它的畫面,必須普遍性這個角度來看,的確是有點不妥。」

在公共電視台聽完了李憲宏動畫處理新聞的手法正當性,與網路宅男阿宏的負面矩陣論述,反觀電視新聞報導學者專家憂心、政客與NCC官員的試播辦法爭辯,我個人覺得相較之下,道德觀變成是其次的問題,因為這就是壹傳媒集團慣有的成功商業行銷手法,比起旺旺集團併購中時媒體集團來得聰明太多。

第一,壹傳媒集團花60億元打造電視動漫團隊,立即掌握二岸最大動漫商業市場與未來視覺科技最佳化即時處理技術。
第二,利用社會觀感製造社會新聞事件,創造最大收視戶與流量,成為繼有線電視後,最大的網路電視用戶市場,我預估會是MOD積極爭取的專屬頻道。
第三,動漫新聞需要大量動畫人才與節目事件企劃人才,預估創造2萬人的就業,這是各國政府樂見其成的原因,無關於道德性的問題。
第四,鎖定在社會新聞,預估將來對於警察、法律方面會成為模擬輔助教材。
第五,相對刺激士農工商、資訊業、電子媒體競相模仿,取其商業手法形成遠距與雲端運算的處理中心。

我認為壹傳媒集團在商業市場非常有智慧善用本身的資源,將平面媒體延伸至電子媒體,找到未來出路,而相較旺旺集團捨棄陶大偉的3D動畫團隊,抱著240億元的無底洞中視、中天、中時報、中時網、中時廣場的長條形媒體戰線,正在為房地產、廣告收益而煩憂。

當壹傳媒集團打出動新聞,而其他所有的媒體與電子媒體可稱之為舊媒體。因為壹傳媒集團的動新聞已經建立新媒體的載具平台,目前嘗試以富媒體的互動新聞方向前進,差別在於新媒體整合了電視、電台、網路、手機、公共資訊站、電子看板的設施與設備;而富媒體就是再加上軟媒體與比對的資料庫,就是Google目前在進行雲端運算系統。

舉例,當你在路上出了重大車禍,車上某感應系統啟動,立即通知警察、救護車、保險公司、拖吊車、慈善義工等眾包機構,重點是車上某感應系統也啟動了動新聞中心,透過中心的通報系統,立即動員企劃人員比對編輯、採訪人員現場報導與動畫人員進行資料庫比對畫面,當採訪完成現場畫面,動畫也同時完成動畫畫面,並且以即時性傳輸,全球的收視人口與陸上行車、行人會收到立即性的簡訊與畫面。試問,全球有哪家電子媒體有如此的智慧,敢於跨出第一步,壹傳媒集團做到了,他也打敗了歐美日國家深引為傲的電子傳媒技術,壹傳媒集團證明了ㄧ件事情,當歐美日還在進行各種電子傳輸雲端實驗,而實戰的壹傳媒集團已經開始試播最艱深的社會動漫新聞劇,就等著社會機構何時進入壹傳媒集團雲端運算的一部份。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中国会展业投资及前景

www.ocn.com.cn 中国投资咨询网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会展业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地域分布上看,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会展经济带,分别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交会为龙头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引擎的东北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首的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和以北京为辐射极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在全国会展业市场占有率分别是25%、18%、8%。

2000年以来,我国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近年来我国会展业总规模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展会数量由1000多个增加到5000多个。2007年,全国展览总面积近600万平方米。展览项目,1997年我国首次突破1000个,到2007年已接近4000个。无论是从展览基础设施、会展从业人员队伍,还是从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看,我国会展业都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我国正在步入世界会展大国的行列。

关于会展业对国民经济的强势拉动作用,国际上有1∶9的说法,即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的话,其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收入将达到9。2007年全国各类展览项目已接近4000个,直接收入达140亿元人民币,由此带动相关行业收入近1300亿元,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文化产业、休闲产业密切相关的节庆、赛事以及各类文化演出等会展活动形式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放量。随着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举行,中国必将掀起大型博览会风潮。预计5至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到201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200亿元;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中国新媒体产业投资及前景

www.ocn.com.cn 中国投资咨询网

媒体的“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地,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广播、电视这些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的,是指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体,主要是指宽带互联网络、手机两类新媒体,而且重点是两者的增值服务这一块,也有人把这两类媒体分别称之为第四、第五媒体。

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在2007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并保持超过40%的年均增长速度,各细分市场如网络游戏、B2B、网络教育、搜索引擎是目前盈利的主流,占59%的市场比例。

2007年移动增值市场规模达到733亿元,同比增长23%。2006年移动互联网规模不到70亿元,2007年达到11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市场格局也发生变化,腾讯、三讯门户和空中网占领先地位。

此外,在发展迅速的新媒体市场中,还有一类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2007年这块市场规模达到41.8亿元,同比增长91%。

2007年,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营销价值加强,国际化竞争加剧,整体产业向纵深挺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被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奥运的巨大商机推动新媒体布局和发展,新媒体版权保护受到重视。

中国新媒体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居全球首位,而且这一优势还在不断提升。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成为企业在经济萧条时期非常适合的营销平台。因此只要企业调整好自身,那么此次危机对那些能借助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的企业来说将是乘机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拓展市场与发展的良机。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整治低俗健康发展的有效行动、体制改革政策扶植、新媒体全面创新等将把新媒体推至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夥伴之間的信賴是動漫創意的基礎

2008年奧運後我到上海市旺旺食品總公司投資的副品牌"黑皮文化公司"擔任網絡運營課長,讓我結識了網絡技術課長海江與美編組長玲錏,讓我對大陸人的樸實認真,有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喜歡這兩位年輕人,因為從他們的身上找到20年前台灣人曾經引以為傲的打拼精神,當然也有一位與我同宗可愛的製作部副總小管姐,總是能夠及時找到素材,提供市場開發。

當急於要我報到後,立即上崗著手規劃公司網站後,才發現到公司的產品除了前任總經理陶大偉一年前留下的3D動漫、卡通與木偶劇外,一年的時間所研發投入90位人力,僅止於2本漫畫叢書,而團隊的創意動力幾乎歸零,每當面對苦口婆心的李總經理,內心非常痛心;痛心不在於漫畫家思維枯竭,也不在於人員管理問題,而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資金之放錯市場,並非洞觀大陸電視傳播與動漫整體市場發展,如果以我看法應該朝迪士尼動漫電影產業角度去思考,並非侷限在小品卡通人物與食品之間打轉而僵化。

大陸具有大中國主義,凡事講究一體到位,照道理,北京奧運後應該有6000億元人民幣的延伸商品與周邊商品的出現,但是並不如預期只有100億元人民幣延伸商品,而且全球出現北京授權商品幾乎沒有,問題是怎麼會這樣?問題出現在哪裡?大陸投資了600億元人民幣,卻只賺到100億元人民幣,虧了500億元人民幣,就業市場也並非如預期蓬勃發展,英語學習人口也急劇降低,國際化、科技化與藝術化的三個目標,有如事過境遷煙消雲散。

坦白說,當時我在台灣手上有五個科專計劃正在撰寫,朋友來邀時,一聽是動漫公司,二話不說,隔月打包到上海,結論是失望而歸,就如同我與李總最後一次會議中的結語:胡說八道。大陸動漫產業其所隱藏的內需,其實在於沒有扎實的產業策略,南韓在貧困時提出遊戲產業軟實力與多媒體載具硬實力,而創造了5年人民就業與行銷全球,雖然逐漸沒落,但是南韓已經建立成功產業經驗,當找到對的產業,亦會在全球新起另一股韓風熱。

誠如動漫家廖文彬所言,大陸有絕佳環境素材與國際知名藝術學府,但是沒有美國迪士尼的商業頭腦,所看到的是東一塊西一塊,並沒有動漫電影的專業經理人,日本卡通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並且帶動日本商品品牌成功的賣到全球,在於日本有個精明眼光的文物省,相當於大陸文化部,當台灣與大陸都只有看到硬實力與IC晶圓工業園區,日本已經悄悄將硬實力所需要的軟實力,已經置入在所有網絡傳媒上,而其獲利比在1:100之間,台灣與大陸還在討論賺1元,日本已經從人民手中賺走100元,台灣與大陸獲利僅止於少數大企業,賺到面子卻輸掉裡子。

同樣的道理,動漫的決戰場在歐美智財權國家,而台灣與大陸的卡通、遊戲及電影極少數能賣到歐美國家,動漫播映發行不是在大陸,因為透過電視傳播是要付費的,而不是買版權;在大陸需要的是迪士尼樂園,是北京奧運創造出來的動漫世界,將其具體化及商品化,如果大陸能夠洞觀此一節,那麼上海的美國迪士尼樂園有一半應該是中國動漫人物,就如日本的卡通海賊王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除了應景全球貪污盛行所引起人民反諷刺劇情外,其人物最大特色在於金髮的東方臉孔,而永遠的男主角就是純日本人,所有的配角夥伴都是外國人,為啥是日本文物省在策動全球動漫,因為置入性行銷取得消費者認同,進而購買日本家電、精品、服裝,因為夥伴之間的信賴,永遠都是最好的。

中國培訓行業及培訓市場前景

2009-02-17 中國投資咨詢網 - 香港分站

在中國,最初的培訓基本上是一種低層次的技能培訓,主要是針對個人具體工作技能的提高和訓練,如電腦、會計、英語等培訓,都曾經各領風騷一時。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紀初期,培訓業開始分化,除了技能培訓外,高級培訓,即高層次的單一項目培訓在企業開始走紅。特別是近兩三年,隨著私營企業的壯大,尤其是港臺及海外先行一步的培訓精英的進駐,培訓熱從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開始向珠三角和全國蔓延。

雖然近年來高層次的培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就目前中國培訓市場來看,中、低層次的培訓仍然是培訓市場的主流。中國每年有將近1億人參加各式各樣的培訓,其中近80%的人參加的仍是工作技能等方面的中、低層次培訓。每年有將近1000萬人參加會計、烹調、美容美發等方面的培訓,有將近500萬人參加英語培訓等。各式各樣的中、低層次培訓仍然受到社會廣大群眾的歡迎,在培訓市場上占據著主流地位。

中國培訓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市場結構,各類培訓機構不斷增加,培訓內容也日臻豐富,但仍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企業培訓目前尚處于啟蒙階段,遠未達到成熟階段,目前正在形成行業,但還未形成產業。與海外已很成熟的培訓產業相比,存在明顯差距。所以,中國的培訓業應該充分引起重視,對于培訓制度建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政府、企業、培訓機構等各方面都應該采取行動,共同造就中國培訓市場的良好環境。

金融“危”“機”下的培訓市場,在金融危機中,有“危”也有“機”,無論是對于身處就業壓力中的個人,還是商業競爭中的企業,在這場金融風暴中,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這個學習型的社會,鼓勵每個人隨時學習,終身學習,為可能到來的人生的每一次轉型做好準備。這也給培訓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

內地培訓市場正以年遞增10倍的速度迅猛發展,中國每戶人家只需每5年有一個人參加一次培訓,培訓擁有的市場就會和巨大的電視機市場大致相當。事實上,一個外企中高層,每年一般須接受5至7次培訓。所以,未來中國的培訓市場將會遠大于電視機市場。由于市場有這樣的需求,相信不遠的將來會有大資本介入。

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及前景

www.ocn.com.cn 中国投资咨询网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2008年度,中国动画制作机构自主生产的动画片数量大幅提高。2008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249部131042分钟,比2007年增长28%。全国共有20个省份以及中央电视台生产制作了国产电视动画完成片。其中,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市是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2008年,国务院以及各地政府出台的国产动漫产业优惠扶持政策收效显著,一些主要城市动画片生产积极性持续增长。国产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位居前列的十大城市分别是:长沙、杭州、广州、无锡、北京、上海、南京、常州、西安、重庆。2009年春节期间,国产原创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首映日票房就达800万元,首周末一举突破3000万元。不仅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也远远超过了2008年的《功夫熊猫》。一部国产动画影片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让中国动漫界人士深感扬眉吐气。

中国有广阔的动漫市场,各地动漫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更是如火如荼,纷纷打造自己的“动漫之都”。北京开始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中心;上海、广州、福州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游戏、动画、手机游戏、单机游戏和与游戏相关的产业链。这一切都直接导致了国产动漫市场的上位。

与数字意义上的行业繁荣相对应的是名目繁多的动漫节、动漫展、动漫赛事在2007年的活跃。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举办,地点除了杭州、广州、上海、香港、北京这些发展动漫产业较早的城市,合肥、武汉、宁波这样的动漫产业新兴城市也逐渐加入。展出内容上,也更加注重质量和内容,不再是“COSPLAY+周边商品贩卖”的简单集合,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中国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左右,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以此类推,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各行各业,正处于成长时期的中国动漫产业也受到了影响。在国内原创动画产业受到资本的制约,外包加工业务订单下降,出现危机的时候,这就迫使中国的动漫产业开始出现动荡,甚至是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然而在这种危险之中也隐含着机会。政府将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做好动漫产业的规划和动漫平台的建设,开展原创扶植,做好懂原创、懂营销的专业高端人才培训,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净化市场环境。

福建省動漫產業投資及前景

2009-04-08 中國投資咨詢網 - 香港分站

對于福建省來說,動漫產業不僅是信息產業新的組成部分,也是新的產業經濟增長點,是推動當地GDP增長的新興力量。動漫產業是福建省近些年主打的產業之一,從產值來看,動漫產業已成為福建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按照福建省的規劃,現正依托福州、廈門的軟件園,加快建設兩個動漫產業基地。

2007年福建省動漫游戲企業實現收入17.5億元,比上年增長338%。2008年福建省創作動畫片突破5000分鐘,首次進入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數量排行榜前十,位居第9,比2007年增長近10倍。廈門軟件園影視動畫產業區建設步伐加快,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8家民營影視制作企業入駐,注冊資金8565萬元,共創作動畫片10部488集3361分鐘。2008年12月4日,廈門軟件園影視動畫產業區被確定為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是福建省首個獲批成立的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成為全國4批18個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之一。

福州動漫產業發展迅速,近年來,已經涌現出一批動漫企業。2007年,福州已有動漫企業近80家,動畫影視作品年產能約為5000分鐘-7000分鐘。涌現出網龍(中國)公司、宏柏數碼、新月安利等較有實力的動漫企業10余家。2008年,福州動漫業者開始轉變觀念,“育港”、“新月安利”、“金展”、“神畫時代”等多家實力派原創動漫企業都表示,將更加注重動漫產業的商業模式的創新與開發。

截至2007年,廈門共有40多家動漫制作企業,推出了多款自主研發的動畫和游戲產品,向全國產業界展示了廈門的原創實力。2007年廈門動漫企業數達到36家,比2006年的21家增長71.4%。2007年銷售收入約達4.5億元,是2006年的3倍。廈門動畫產業處于迅猛發展階段。截止到2008年廈門市已完成了11部動畫作品制作,其中,有3部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優秀國產動畫片”。

作為動漫產業鏈中最關鍵的一環,動漫衍生品市場在福建省已呈“多點開花”態勢。國內動漫衍生品企業已多達上千家,動漫衍生品市場銷售規模接近10億元。福建省的動漫衍生品產業仍處起步階段,要搶占這份蛋糕,仍需多方面突破。福建將進一步鼓勵扶持臺灣動漫游戲企業和人才來閩創業、投資、發展。此外,福建還將依托福州和廈門的軟件園,建設完善的動漫游戲產業基地,扶持一批機制靈活、創新活躍、特色鮮明的中小型動漫企業。

按照福建省的規劃,“十一五”期間,福建省動漫游戲產業產值力爭年均增長率超過5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到2010年,福建要建立兩個國家級動漫游戲產業基地,2個-3個動漫游戲公共服務平臺;打造5家-10家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年銷售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動漫游戲龍頭企業;培育10個-20個全國知名動漫游戲品牌。

福建省文化產業投資及前景

2009-03-26 中國投資咨詢網 - 香港分站

改革開放30年來,在推進福建改革開放進程、加快海西文化產業發展中,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先后制定了《福建文化強省建設綱要》和《“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等政策,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推動了福建省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07年,福建全省文化產業的經濟總量繼續增加,結構更加合理;當年實現增加值238.51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全年文化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6%。截至2007年底,福建省文化產業擁有總資產1132.65億元。

目前,福建省已打造起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文藝演出業、文化旅游業等傳統文化產業,以及網絡服務業、廣告會展業、文化創意、動漫游戲業等新興文化產業。

2008年福建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影視動畫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導、支持非公有經濟進入文化產業,推動福建省影視動畫創作登上新臺階,實現“三突破”。2008年,福建省新增影視機構12家,全為民營機構,投資電視劇創作7部160集,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數量大大超過往年。全年創作動畫片突破5000分鐘,首次進入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生產數量排行榜前十,位居第9,比2007年增長近10倍。

文化產業是福建確定的閩臺產業對接十大領域之一。閩臺文化產業對接,加快了福建文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福建省充分發揮“五緣”優勢,加強閩臺文化產業對接,閩臺兩地文化產業合作交流渠道不斷拓展。通過舉辦海峽兩岸廣播影視文化節、“媽祖之光”大型電視綜藝晚會、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等重大活動,打造文化交流合作品牌;通過設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促進歌仔戲、高甲戲、南音等閩臺特色文化項目頻繁交流,推進閩南文化、客家文化、船政文化、媽祖文化等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

2008年,福建省制定文化產業投資指導目錄,鼓勵非公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等措施,使得該省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熱情日益高漲,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初現雛形。

到2010年,福建省將基本形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文化發展格局,使文化產業成為福建省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產業領域。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占GDP比重的5%左右,全省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數的4%左右;城鄉居民文化消費占全部消費支出比重的15%。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動漫產業的夢幻王國

『行銷活動的優劣是影響動漫產業成敗的關鍵因素』,相信所有洞悉動漫產業發展弱點的人一定同意這句話,但經過多年市場的驗證,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行銷能力的”有效”表現,已經是動漫成功的最大利基點』,而未來動漫奧運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動漫行銷圈,正足以說明這一點。

事實上,經過多年動漫辛勤耕耘,中國已成功地建立出東方動漫基地初期體系,尤其在近兩年當中,大陸與台灣不管在通路佈建、動畫研發,或推展海外動漫事業等方面,都有小量的表現;除了培養許多堅強的研發團隊之外,亦積極與多家國際著名研發公司達成策略結盟,以期能從產業的content基礎開始,從根源處著手強大我們的動畫產業,現在,如您所見,海西自主發展論壇的藍圖於焉整合;動漫奧運開發於焉成形!

而在發起團隊最擅長的行銷活動方面,近年除了密集參加產品發表會、研討會、教育訓練等活動之外,更藉著大量的媒體曝光率和成功的展場行銷,以犀利的攻勢將動漫奧運的營運方向推向一次次的高峰;並成功地讓動漫工業實際走入群眾!

動漫奧運團隊對於通路的建構亦不遺餘力,在大陸已經著手規劃5D劇場計畫,包括3C購物中心、電子商務系統整合、建立大型企業商品設計共榮圈、硬體ODM搭售等皆有密集的佈局,而在不斷努力深研之下,不僅提出了動漫奧運推動發展協會籌備,早期面臨的通路稀少問題,更完整架構了動漫整體的行銷模型。

因此,我們大膽地把動漫奧運的研發體系、行銷體系、通路體系整合成『動漫王國』的雛形,在未來五年中,更將挾著台灣經驗與大陸市場優勢進軍大中華商圈,其中,新成立的動漫奧運籌備會便是未來衝鋒陷陣的最佳前哨站!

此外,動漫奧運籌備會亦不讓硬體產業專美於前,計劃將於2012年成立動漫產業鏈生態公司掛牌上市,除藉此強化我們的發展經營體質外,並有效拓展產品與業務版圖,目前已預定於2010年公開發行股票並進入輔導階段。

動漫奧運會是一個技術卓越、穩健踏實,而且充滿朝氣、不斷創新的堅強團隊,相信在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與前瞻性的理念後盾之下,動漫奧運定能繼續在瞬息萬變的動漫產業中掌握先機,進而實踐大中華區『動漫奧運夢幻王國』的理想!

動漫家廖文彬

廖文彬Johnny Leo (Wen-ping Liao)


Cell: (0988-259-732)
e-mail: johnny_bcool@hotmail.com
學歷:美國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視、電影編導科》
Video Television & Film
經歷:
  • 2008年12/19 10:55--2009/05/15北京(林大藝術中心)動漫美學百相新加坡、印尼、泰國…巡迴展
  • 2008年 9/10-10/29 -“漫天動海”上海(林大藝術中心)
  • 11月新加坡藝博會/12月~北京798展覽
  • 2008年 8/29-9/2 臺北世貿藝博會 - 美國Art Touch Collection
  • 2008年6/7~29 “兩岸藝術家 卡漫新世代” - 臺北首都藝術中心
  • 2008年1/5-1/27 “ANIMAMIX──超動漫”-臺北形而上畫廊
  • 2007年10/20-11/3 “3L4D動漫美學新世紀” 特展 - 國父紀念館
  • 2007年10/17~11/04 “從現代性到永恆” - 上海動漫美學雙年展
  • 2007年7~8月 ”動漫革命藝術展” - 台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
  • 2007年6~7英國倫敦皇家大學(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駐村&協助藝術相關課程
  • 2007年5月 “中日藝術家交流展” - 北京月亮河集團-快樂公社
  • 2007年3月 EXIT Festival& VIA Festival國際當代藝術展 – 法國 Creteil
  • 2007年4月 EXIT Festival& VIA Festival國際當代藝術展 –法國 Manege
  • 2006年7月國際”原創動漫展”上海當代藝術館
  • 2006年6月杭州“第二屆國際動漫博覽會”
  • 2005-06年 ”電光火石”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 2002-04電光火石數位科技公司于上海成立動畫基地
  • 擔任 總監帶領動畫團隊製作2D、3D動畫影片
  • 兼任 影力動畫公司3D動畫導演
  • 2001年成立”電光火石”數位影像公司
  • 製作網路動畫Flash Animation、short films
  • 2000年於927網路公司擔任Web site、Wap site網站 藝術總監
  • 2000年受邀為台灣可口可樂公司和UDN聯合網製作Alien卡通造型及Screen Server Look & Feel (Flash Animation)
  • 受聘為國外大型娛樂公司設計金字塔虛擬遊樂場及場景
  • 1999年 可口可樂公司年度Red Girl Project特聘藝術家
  • 1999年 美國華得迪士尼公司-亞洲區特約藝術家
  • 1999年為智慧財產局99年著作權公益廣告代言人
  • 1998年進入世紀縱橫遊戲公司擔任 藝術總監
  • 1998年受邀參加中日漫畫家交流講座代表《天母大葉高島屋》
  • 1993年底回國並創作出版12本漫畫單行本,其間擔任Free Lance廣告影片美術指導及導演
  • 1990年前往美國攻讀電影
  • 1988-1990年擔任華威葛瑞、太一、博報堂、精湛等廣告公司廣告影片製片總監
  • 1988-1990年協同電影工作室《輝格電影》擔任導演
  • 1987年進入百事傳播擔任「歡樂假期」執行製作
  • 1986年開始從事自由創作,其間曾替各大報及廣告公司繪製插畫、漫畫、分鏡腳本等。
Exhibitions:
  • 2008- Surfing Animamix, Linda Gallery , Shanghai, Sept. 10-Oct.29
  • 2008 - Art Taipei 2008, Art Touch Collection, U.S.A., World Trade Center, Taipei, Aug.29-Sept. 2
  • 2008 - Two Sides of Taiwan Straits Artists / Animamix New Generation, Capital Art Center, Taipei, Jun 7-Jun 29.
  • 2008- Animamix / Super Animamix , Metaphysical Art Gallery, Taipei, Jan.5-27
  • 2007 - 3L4D / 3rd Life 4th Dimension, National Dr. 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 Taipei, Oct.20-Nov.8
  • 2007 - Shanghai Animamix Biennial / From Modernity To Eternit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 China, Oct.17~Nov4.
  • 2007- Modern Art Revolution, Taiwan Mitsukoshi Dept. Store , Jul.29-Aug 26.
  • 2007 - Guest artist /residence in London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UK, Jun-July
  • 2007 - Japan & China Group Exhibition, The Moon River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May
  • 2007 -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Festival / EXIT Festival and VIA Festival, Maison des Arts et de la Culture (MAC) , the Manege of Maubeuge, France, March 8 to April 1
  • 2006 - the 2nd China International Cartoon and Animation Festival, Hongzou , China, June
  • 2006- The Original Animamix,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 China, July
  • 2000 - Coca Cola’s assigned artist in Asian Pacific region.
  • 1999 - Walt Disney’s exclusive and authorized artist representative in Asia.
  • 1998 - Published well-known comic series, “Young Master”(exclusive copyright) that appeared in film, cartoon, book and VCD/DVD in China, Singapore, Thailand and Korean markets.
  • - Over 20 years of graphic art experience in comic, illustration, magazine, newspaper, cartoon, script writing and filmmaking.
  • - Well-known cartoonist with media recognition from national TV, broadcast,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the Asian Pacific region.
Award:
  • National Army Art Award winner for sculpture item.
  • The idea of Creation-------From Johnny Leo
  • Each of us is surrounded by the beauty of creation. As a young child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many colors of nature and the depth of human nature. This fascination compelled me to take pen in hand and create pictures from my soul.
  • Painting is an expression of the soul. When artists take pen in hand they are sharing their inner thoughts with audience. It is friendship at an intimate level. How fortunate we are to be able to share our hearts with one another. Let us remember when an artists shares his work with us they are sharing their hearts. Receive from them and be thankful for how they have made our lives better!
(本文轉載自銀河網路專訪)

「少年黃飛鴻」為廖文彬在1993年自美返台時所開始創作的漫畫,首度刊登連載在台灣熱門漫畫刊物「新少年快報」上(當時每月銷售量為80000本),能在「新少年快報」上刊登連載,皆須具有相當實力與知名度,且當年「新少年快報」多以日本漫畫家為主力,台灣本土的漫畫家極為少數,而廖文彬即為當初台灣少數極具潛力的知名漫畫家,除了擁有高人氣知名度,而其所出版的漫畫作品,更是擁有穩定的銷售量和讀者群。

(一) 漫畫銷售成績

1993年即由東立出版社出版發行「少年黃飛鴻」單行本,出版4集,每集在台灣的銷售量創下當時台灣漫畫家銷售前五新高。

1996年時,因銷售量直線上升,因應書迷熱烈要求,再創「少年黃飛鴻之再戰江湖」後續又出版3集,後在大陸ˋ港澳ˋ新馬地區發行,更造成一股旋風,後來這股旋風在近年來更席捲到韓國ˋ日本ˋ泰國ˋ大陸等地.甚至海外地區出現許多盜版書籍並翻拍成卡通影片.。

除了「少年黃飛鴻」外,在「寶島少年」所連載的「龍少爺」都受到讀者熱烈支持,以及在「寶島少年」所連載的「電玩小子」,每冊單行本銷售量在市場也都開出亮麗成績顯見其受歡迎程度。

☆1993至1996年間,前後共出版15本單行本,屬多產型實力派創作者。

(二) 創作作品簡介

廖文彬早在時報出版1986年「歡樂」漫畫時,曾改編知名鄉土作家黃春明作品「魚」和「兩個油漆匠」(後者曾被翻拍成電影),其獨特的“乾筆式水墨畫法”亦曾受到國內漫畫前輩及日本講談社 早安編輯部、小學館等 的多次觀注與重視(並有日本專欄作家特訪報導過),並肯定廖文彬對漫畫藝術的創作表現,更期待他新作的推出。

「帶劍的小孩」是廖文彬於1990年,在美國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電影科時所原創的作品,主要是以現代都會中小孩為故事主角,藉由主角的童心視野,去解讀大人的混亂複雜世界,在他善用電影映像處理的獨特手法下,展現出孑然不同的漫畫風格,可謂邁向”國際級漫畫”的一大表現。

(三) 「少年黃飛鴻」之熱潮

「少年黃飛鴻」除了在亞洲地區造成漫畫熱潮,這股熱潮最近更延燒到香港、大陸地區甚至蔓延到亞洲等地,2001年大陸地區更推出電視版卡通影集『少年英雄黃飛鴻』,甚至在2006年暑假還推出電影版『少年黃飛鴻之勇闖天下』,可見一般書迷ˋ廠商ˋ影視界對於「少年黃飛鴻」的熱潮不減反增。但電視版ˋ電影版的「少年黃飛鴻」皆未徵詢過 廖文彬先生同意授權,換句話說,目前在大陸ˋ香港等地所播放的「少年黃飛鴻」影集皆為盜版,無論是人物ˋ造型設計ˋ個性等,都是依照原著劇本直接改拍為動畫.漫畫作品則早於1994年開始被大陸各省及亞洲地區如韓國ˋ新加坡ˋ馬來西亞ˋ泰國等地出版商陸續盜版。(後經合法授權七個國家版權)

先前由港台知名電影導演 “徐克”所拍攝的真人電影「少年黃飛鴻」之鐵猴子,亦以此故事作為參考改編題材,可見「少年黃飛鴻」受到各廣泛年齡層的接受與喜愛,在近年來更是直線上升。

東立出版公司更邀請廖文彬先生於「少年黃飛鴻」出版期間曾先後在台灣全省及港澳地區舉辦了26場次的簽名會及電視台(胡瓜主持之香蕉新樂園、蔡康永主持之翻書觸電王、真情指數、華視90分鐘等) 、以及廣播電台邀訪(甚至香港還特地安排一場與鄭問及蔡志忠兩位大師同台的簽名會),同時也接受許多國內外報社、雜誌傳媒採訪.當時其受歡迎程度幾乎直逼港台偶像明星。

2000~年更受邀前往香港、北京、上海、武漢、等地進行與漫迷面對面的交流簽名會。

奧運小子站點平臺接入策劃

金寶小子與夥伴在遊戲站點中的應用

一、目的

運用自創奧運卡通人物形象,吸引及累積King-Boy金寶站點的網路人氣,吸收大量初期的站點會員,並對站點的用戶群形成一定的粘附力。形成早期的站點結構,建立部分站點模組的標準。

二、目標

實現King-Boy站點中之線上遊戲、下載(遊戲下載、FLASH下載、網頁下載等)、奧運單項故事劇情等模組以及奧運小子中的夥伴在網站中的各種應用。企劃與製作出奧運的電子書漫畫劇本以及相關的即時小遊戲。

三、賣點

1. 原創的奧運小子卡通人物形象;
2. 新奇的且正面的鼓勵與立志故事劇情;
3. 炫麗、精細的電子書與漫畫書;
4. 有趣、耐玩的線上小遊戲;
5. 遍佈網站各處的運動組合應用。

四、受眾

1. 10~28歲,動漫愛好者;
2. 18~40歲,動漫創作者;
3. 10~28歲,線上遊戲愛好者;
4. 25~55歲,鼓勵下一代的家長。

五、相關材料

1. 奧運小子與夥伴的人物設定;
2. 奧運標準電子書劇本;(附上解說)
3. 線上遊戲的畫面構建及相關程序設定;(軟硬體購買或系統委外合作)
4. 動漫奧運小子標準色稿製作;
5. FLASH遊戲、網頁遊戲之製作。

六、用途

1. 站點上的漫畫下載、遊戲下載、電子書下載等傳播;(外掛網游社區必備合作內容)
2. 站點官網、宣傳網之內容填充與豐富;
3. 積分系統:消費扣點、活動獎點。(套用現成崁入會員資料庫軟體)

七、詳細應用(官網)

1. 奧運小子NPC與夥伴在站點NPC模組中的應用:
  • 金寶小子(King-Boy)- 整個站點的核心形象(站點LOGO)
  • 聰明朋友1:女性斯文、小家碧玉的形象(站點説明)
  • 好動朋友2:動作輕快、敏捷(最新活動的發佈)
  • 正義朋友3:嚴格、一本正經的形象,代表做事認真(原創動漫中作品發佈地區)
  • 動腦朋友4:運用3C電腦製造機會的忠心讀書人(活動獎品的發放員)
  • 親切朋友5:溫柔、自信的形象(會員服務中心的客服人員)
  • 奧運貨架:最新產品發佈區
  • 風、水精靈收銀機:虛擬商城中購物車、收銀台NPC
  • 體適能健身中心:製作各種營養食品的能力、積點區域,意為通過積點獲得獎品
  • 行動桑拿:用於休息調理的按摩室(用戶離開操作介面時顯示出的NPC導覽)
2. 奧運在遊戲中的應用:
  • 奧運跨欄遊戲
  • 生存大挑戰遊戲
  • 3C科學製作遊戲(增加體適能)
  • 注:遊戲的詳細描述見附件。
3. 在行動電子書中的應用:
  • 酷姆指太郎
  • 風與水精靈收銀台
  • 奧運小子與夥伴(單項運動與音樂結合)
八、後期規劃

1. 在電子書平臺傳播:
2. 在線上遊戲動漫類站點傳播:
3. 在動漫奧運網路平臺裏統一應用。
  • 統籌動漫奧運世界互聯網
  • 統籌奧運博覽會拍賣館
  • 統籌跨異業合作內容網(算命網、音樂網、教學網...)
  • 統籌奧運訊息(2012倫敦、2016巴西嘉年華會旅遊活動)
  • 統籌購物中心交易與退佣活動
九、附件

1. 遊戲:奧運跨欄
2. 類型:體育競技
3. 特色:爆笑誇張
4. 角色:金寶與夥伴。
5. 道具:
  • 熱情3C電光帽(使玩家周身環繞電光,近身對手受到傷害並減速)
  • 施與受摩力棒(與隊中速度最快者交換速度)
  • 機會與命運奧運卡(?!)
  • 飛行靴(跑步速度變快)
  • 跳躍球鞋(跳躍變高)
  • 金寶飲料(增加體力值)
  • 冰凍槍(對手跑道結冰)
  • 奧運咖啡(以上幾種效果隨機獲得)
6. 積分方案:
  • 110米共十欄,每跨過一欄+10分,被攻擊成功一次(含道具效果,如天氣造成的滑倒)減10分,
  • 比賽時第一名通過終點者獲得30分,第二20分,第三10分,第四無分。失格無分。
7. 玩法:
  • 通過網站註冊帳號後進入人物選擇畫面
  • 可選擇角色分人類與妖怪2大類,人類體力與爆發較強,妖怪速度與彈跳較強。
  • 選定人物後玩家將永久使用本角色,選定角色後進入遊戲等待大廳
  • 大廳中設有[健身房](讓參加完比賽體力值削減的玩家用比賽中跑道上隨機獲得的K幣購買)、 [桑拿室](可購買如攻受裝備等賽場效果道具,每場比賽前限帶一個)[收銀台](可把比賽中獲得的K幣和比賽勝利點進行兌換)
  • 在大廳中可遊戲房間列表(房間人數顯示如:1/4,2/4),也可選擇[新建賽場],[新建賽場]裏可調節[參賽人數](2-4人)房間內畫面(參考)(房間內可有四把[桑拿區],一名玩家坐一張。四把坐滿遊戲準備完畢)
  • 人數滿後房間中室長任意可按開始鍵(如果是一人遊戲則可在遊戲大廳列表選擇[單人挑戰]模式,玩家自行調節參賽AI數量)
  • 遊戲按發令槍響開始,遊戲過程中玩家會在自己的賽道上隨機獲得道具(如:3C帽子、眼鏡、球鞋、運動T恤...,
  • 玩家被電光包圍,靠近者會被燙傷減速。穿鞋-加快奔跑速度。冰槍-使對手的跑道上結冰令對手滑倒。等等……)
  • 道具使用方式:在跑道上獲得道具後隨即出現在物品欄中,可按鍵盤某鍵進行使用。
  • 比賽勝利後玩家可用[點數]增加[能力]。
  • 能力包含[速度][爆發][耐力]彈跳]
  • 體適能畫面參考
8. 遊戲畫面預想
  • 遊戲進行可能性預規:通過道具給對手造成阻礙-冰地,柏油,釘子,地雷,絆腳石。(每位選手都有體力槽,比賽中被對手玩家攻擊或者撞到跨欄都會減少,減至0則宣告失格)
  • 遊戲可以規劃網頁遊戲或3G手機上使用。
  • 可以將購買設定合作大型社群網站。
  • 遊戲內容按下下載回到金寶遊戲房運作。

電子商務資料庫佈局

1.商品資料庫講求安全性


2.會員行銷資料庫講求靈活性

3.獨特海西經濟區專屬電子商務平台


系統整合包括:
  • 彙整參與體系電子化各上中下游廠商訊息需求研討。
  • 共同擬訂體系系統建置計畫。
  • 體系系統規劃建置之專案進度管理工作。
  • 電子商務平台推動之資源應用及管理。
  • 舉辦各相關之教育訓練課程。
  • 協助體系系統規劃、建置、測試等有關問題諮詢。
  • 協調溝通及問題解決。
  • 後續體系廠商連線輔導窗口。
  • 體系的作業流程
  • 體系的資訊交換內容格式
  • 協助解決電腦連線作業
  • 流程改善與資訊應用結合
  • 未來體系整體應用維護管理。
  • 資訊應用優化流程持續建議改善。
  • 資訊應用功能強化之規劃建置
  • 體系資訊應用諮詢服務。

海西動漫經濟區戰略佈局

1.ODM市場:吸引國際知名品牌商品進入中國


2.委托專業製作工程


中國動漫為何動靜不大? 原創力不足成硬傷

2009年07月23日 10:18: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去年暑假,一只會中國功夫、扮美國式鬼臉的熊貓“阿寶”,在大屏幕上講述著“人人都能成大俠”的故事。今年此時,《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上映一周國內票房突破2億;同期播放的民族奇幻動畫片《馬蘭花》只能望而興嘆。


八十年如一夢。中國動漫在成長中規模越來越大,另一個問題卻始終揮之不去,那就是,中國動漫與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差距何在,何時才能出現中國本土的“迪士尼”?

原創力不足成硬傷

3年前,李雲從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小型動漫工作室。原本是做一些原創形象設計,可後來市場越來越小,這家工作室幹脆轉做動漫加工。李雲也就淪為了加工流水線上的一名工人。

原創市場萎縮,是因為觀眾不喜歡原創動漫?孫悟空、葫蘆娃是80後童年的美好記憶;而今的市場卻被機器貓、Hello Ketty等“舶來品”充斥。沒有印象深刻的原創形象已經成為中國動漫的硬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動漫人才的缺失。

當前,全國有動漫大專院校400多家,相關專業1000多個,但真正成規模的並不多。很多畢業生面對生計、生存需要時,不得不選擇放棄動漫行業。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道出了這樣的苦衷:“很多一流的人才並沒有投身動畫行業,而是選擇了遊戲、廣告等工作。現在做原創的可能是三流人才,因為他們找不到那種高薪的加工業,只好選擇所謂的原創。”

動漫從業者不僅要有高超的技術,更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人指出,國內的動漫教育模式呆板,與現實脫節,注重技術培養,但忽視原創力訓練。“很多應屆畢業生到企業,要一兩年時間才能派上用場。”浙江中南集團卡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榮感嘆,“學院派”有時候並不實用。

當然,中國近年來也加大了對原創動漫的扶持。2008年,文化部實施的“原創動漫扶持計劃”讓百余位動漫原創人才脫穎而出,獲得總額70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然而,一個產業的成功不能一蹴而就,動漫原創力的復蘇仍需時間。

香港動漫電玩節落幕 64萬人次入場破紀錄

新華網香港8月4日電(記者 孫浩)踏入第11個年頭的香港動漫電玩節4日晚落下帷幕,5天共吸引超過64萬人次入場,再次刷新紀錄。這個融動漫、電玩、歌舞于一體的大型活動,已成為香港動漫迷特別是青少年暑期最盛大的“節日”。

香港動漫電玩節行政總裁梁中本介紹說,本屆動漫電玩節入場人次超過64萬,同比增長約5%,部分主要參展商的業績增長超過一成,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已屬不錯的成績。

動漫電玩節是暑假檔期內最受香港青少年熱捧的大型活動。動漫角色扮演大賽、遊戲少女大賽、音樂舞蹈表演、動漫模型大賽等“招牌”活動吸引眾多選手參與。最後一天,現場仍然“節日”氣氛濃厚,400多個展位前後人流擁堵。

梁中本說,香港動漫電玩節憑借日趨成熟的品牌形象,將觸角伸向內地市場,首屆沈陽動漫遊戲展、第三屆穗港澳動漫展將陸續于8月中旬、9月底登場,從而帶動香港與內地動漫產業的融合和發展。

創意是動漫產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本屆動漫電玩節就以“創意激泉”為主題,通過首屆原創漫畫新秀大賽、香港規模最大的動漫人型設計展,鼓勵年輕人重視原創,並再次推出創意地攤、青年創意創業計劃,鼓勵年輕人投身創意產業。

香港年輕設計師陳水水告訴記者,香港是一個從不缺乏創意的城市,只要有空間、有平臺,香港的創意人才就能嶄露頭角。

動漫產業是香港創意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香港漫畫業至今已是市場規模達10億港元的創意產業。過去10年間,香港動漫創作成績斐然,推出了眾多新鮮的動畫形象。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表示,將繼續積極支持動漫畫業及數碼娛樂業的發展,推動香港成為區內“創意之都”。特區政府今年還專門成立“創意香港”辦公室,並在年度預算案中撥出3億港元支持創意產業。

2009亞洲青年動漫大賽將在貴陽舉行

新華網北京8月5日專電(記者 萬一)2009亞洲青年動漫大賽暨貴陽卡通藝術活動(AYACC)將于8月7日至10日在貴陽舉行。這是一個由中、日、韓、泰等26個國家和地區共同參與的年度動漫賽事。


屆時,包括美國著名亞洲動漫研究專家約翰·蘭特、印度著名動畫藝術家拉姆·穆罕、北京奧運吉祥物福娃的主要設計者吳冠英等在內的60名動漫藝術家和專業協會以及大專院校的代表參與。

以“培養青年才俊、營造動漫氛圍、促進產業發展、加強國際合作”為主題的此次動漫大賽,較之往年增加了國際科技動畫專場、版權交易買家專場和亞洲青年動漫大賽夏令營等項目。

此外,此次動漫大賽暨貴陽卡通藝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亞太動漫高峰論壇、亞太動漫展映展播、亞太動漫項目推薦與版權交易買家專場等。而亞洲青年動漫大賽夏令營將結合“亞青賽”的國際性、專業性特點,為國內外青少年打造一個有數十位國際大師和專家參與指導,以中英文雙語進行交流互動的國際動漫夏令營。

打造大中華3C動漫精品購物中心的大計畫(二)

一、建構全中國3C賣場的5D互動購物中心獨特供應練
1.3C產品中資訊、通信、消費性電子每個類別的產品特性略有不同,但3C產品(除傳統家電產品外)中共有的特性:

  • 産品生命週期短
  • 産品規格統一且替代性極高
  • 價格下跌快速,産品利潤薄
  • 消費者忠誠度低,個人需求導向
  • 對個人消費者來說幾乎可以滿足所謂「一次購足」(One-Stop Shopping)的需求
  • 通路的價格競爭極端激烈,消費者也完全以價格爲主要的購買參考依據
2.高檔品牌之獨特情境賣場

以自有之通路品牌爲號召,代理上游各品牌代理商或製造廠商之産品,店面列陳包含所有資訊、通信、電子相關商品,但依經營産品比重,傳統賣場大都以3C (資訊、通信、消費性電子)産品中的一類産品爲主軸,兼代理其他二類産品,例如家電連鎖、資訊連鎖、通信連鎖、倉儲量販通路、品牌系列連鎖加盟店等,但由於經營方式無法符合個人組裝市場之高彈性、低成本要求,經營規模與産品利潤紿終無法提升,現於資訊通路市場中已有被個人組裝市集店逐漸取代的趨勢。此種連鎖體系由於從個人組裝市集玩家級的經營模式發展出來,經營方式與市集門市極爲相似,以連鎖式經營後,開始走入社區門市的市場。

但建構以玩家級或時尚數位3C家電,其主要代理産品爲經過分類,並且重新組合,符合人文與民生的科技開發出創新商品為其最大特色,本計畫賣場則以情境式展售玩家級商品,進一步成為全球3C賣場的5D劇場,在市場上定位則可以分成下列幾種:
  • 中間代理商展示:兼具上游製造商代理ODM展示通路的角色,而通常爲特殊週邊如記憶體RAM、硬碟Hard-Disk、處理器CPU…等的代理,也兼具有貿易商的色彩。
  • 末端經銷門市展示:爲直接接觸最終個人消費者的玩家專屬空間,爲特色個人組裝(DIY)市集的3C專門經營大坪效集散地,但無論是價格變動、産品生命周期或經營利潤上均無臺灣本地市場競爭如此嚴苛。
  • 專業倉儲物流廠商:在某些産品類別而言,不只是中盤商,更具有獨家總代理的角色。進一步將配銷及物流業務整合在一起,一併統稱爲「物流業者」或「專業配銷商」,並且擁有自己完整的品牌物流車隊以及倉儲系統。
  • 製造品牌經銷展示與直營品牌:提供製造消費性電子產品之數位家電廠商或影音產品廠商之經銷商品為主,除經營主要品牌外,多為複合式經銷多種品牌,以增加商品陳列的多樣性及選擇性。
  • 在專賣商品具有多樣性與情境式之獨特商品,在賣場經營人才的訓練上必須每天進行創新商品教育下,逐漸面臨人才升級與行政管理的流程。
二、導入資訊化與電子商務平台作業

  • 以形成全自動管理之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整合為主,系統輔助管理的作業流程包括會計作業、人事管理、出貨作業三種,其次為採購、驗收作業、對帳作業等。
  • 完全整合的「流程對流程」(Process to Process)全自動資料交換。資訊化重點在於內部作業流程改善及產品週轉與庫存管理,其次在交易夥伴之間的交易電子化以及資料交換與共享。
  • 符合線上採購訂單作業:統一採購時由總公司進行詢價、數量的決定,統一進行訂貨後,供應商會應要求統一送貨至總公司倉儲中心,由總倉進行分配,或送至個別分倉及展示區。其報價、下訂單、訂單確認等動作均是使用email進行詢價作業。
  • 物流與配送:進倉驗收作業則初步使用條碼,中後期則採用RFID自動化作業。
  • 對帳及金流:基於採用同一套電子商務平台,開發獨特通信的手機門號在SIM卡管理,同步發展C2C銷售時的抽傭系統,在庫存管理上使用網路輔助,開發P2P訂購促銷方式及促銷期間短促簡訊,使存貨管理更精確,並促使上下游間的對帳速度與迴轉率。

廈門:努力發展軟體產業 推動動漫產業發展

2009年09月14日 15:3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殷陸君

為進一步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廈門市將於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廈門軟體園舉行第二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動漫業活動由廈門市政府主辦,世界動畫協會中國代表處協辦。這種由政府、業界、學界共同聯辦的形式在中國動畫界並不多見。


8月的最後一天和9月的第一天,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丁國炎的行程裏都有一項內容,到廈門軟體園調研。工作內容分別是動漫產業和佈置第二屆廈門國際動漫節。

丁國炎說,“我們要以把動漫打造成類似知名電影節的新名片為目標,真正讓動漫節慶活動與產業高度結合,通過舉辦第二屆廈門國際動漫節促進整個動漫產業的發展,為軟體產業發展找到一個突破口。”

知名專家張小安說,“廈門國際動漫節是世界動畫協會推介的示範性動漫節名單上,惟一一個僅舉辦一屆便入選的動漫節。究其原因,廈門抓動漫遊戲產業確實是抓到實處了。”

從各項舉措中,我們可以梳理出廈門市政府抓動漫節的脈絡思路:

一是抓樹立品牌,抓重點,突出“金海豚”動畫作品大賽和廈門動畫論壇,培育一個長期的動畫和電子交流平臺。

二是抓培育人才,不惜重金選人才,獎金總額高達278萬元的設計雖然吸引人,但廈門更重要的意圖是不拘一格“挖”人才,為廣大動漫迷們提供展現才華的舞臺,也為比較缺乏人才的動畫行業尋找新鮮的血液。特別為大中學生設置了“廈門創新獎”,旨在激發學生群體的動畫創作熱情。

三是抓培育市場,邀請世界動畫協會全球各分機構代表,國內外一流動漫專家和製作能手加盟“動畫論壇”,共謀動畫產業的發展。“金海豚”獎的獎項設置以注重推動動畫在各行業的應用為理念。

廈門動漫遊戲產業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平臺。國家廣電總局評選的2009年度第二批12部優秀國產動畫片中,《神奇的遊戲》、《加油!寶貝》是廈門動漫企業的力作。此前,廈門軟體園已產出《美德花園》等4部首批優秀國產動畫片。

作為全國最早引入外資發展動漫產業的城市之一,目前廈門有影視動畫製作資質的企業21家,其中8家已入駐廈門軟體園。園內亞洲最大的動作捕捉攝影棚周圍基本形成了影視動畫產業發展園區。如今,每天有100多分鐘動畫片在這裡誕生。

在去年首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廈門多家動漫企業找到了新的合作項目。華榜數位科技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簽下4項合作協議,簽約金額達1900萬元;嘉影影視動畫與杭州小騎兵動畫簽訂了一項600萬元的合作協議。而偶聖(廈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發製作的長達1320分鐘的電視動畫片《西遊新記孫大聖環保行》,採用了“掌上木偶動畫”的表現形式,屬全球首創。 今年,廈門的影視動漫產業將實現質的飛躍:原創動畫製作有望生產18部566集,總片長8534分鐘,節目品質與科技含量也將不斷提升,並將從二維向三維和電影動畫高科技製作的方向發展。

2月26日,“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在廈門市軟體園掛牌。這塊“金字招牌”不僅是對“廈門造”影視動畫的肯定,也意味著“廈門造”影視動畫將走上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 廈門市對動漫產業發展進行強有力的政府引導與資金扶持。2006年以來,廈門每年安排專項發展基金,對動漫企業的作品播出、上線運營、公共技術平臺使用等多方面進行扶持和補貼,培育廈門本土動漫品牌。

聚集企業,培育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動漫企業具有人少企業小資金缺乏的特點。軟體園在核心區劃定14萬多平方米作為動漫區,建設公共技術平臺,降低企業進入的成本。2008年1月10日,數字媒體技術服務平臺建成,該平臺包括動作捕捉攝影棚、三維放映廳、錄音棚、三維掃描及後期合成系統、中心機房等設備。截至8月,已累計接受十余家動漫企業45個工作日的動作捕捉,有效數據15小時,60萬幀圖像,培訓學員158名。

充滿著朝氣、活力和創新精神的軟體園不斷出現快速成長的傳奇故事。廈門吉比特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由幾個愛打網遊的年輕人組成的團隊正在軟體園創造著中國網遊業的傳奇。其首款自主研發的網遊產品《問道》一上市即大獲成功,迅速躍居全國2D網路遊戲前三之列,榮登百度遊戲搜索風雲榜前十名並傲踞至今,目前《問道》已擁有1億註冊用戶,同時線上人數超過80萬。第二款產品已與風險投資公司簽訂了運營合同。

以動漫遊戲為主的數字內容產業發展迅速,西基、青鳥、風雲、奇域科技等動漫遊戲企業相繼落戶軟體園。青鳥動畫製作的98集大型系列卡通片《美德花園》在央視熱播,《快樂精靈》獲2008年度優秀國產動畫片。

聚集企業是為了發展產業。影視動漫只是廈門軟體園4個功能區中的一個產業區,其他三個功能區為資訊技術服務區、軟體研發和IC設計區、配套生活服務區。總投資38.5億元、總建築面積163萬平方米的廈門軟體園,是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國家級軟體出口基地、軟體產業產學研基地,也是目前全國惟一的“軟體開發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建園3年來,在提高管理服務水準的基礎上,軟體園加大招商力度,加快產業對接,產業聚集效應正在凸顯,形成了台資軟體企業聚集、動漫遊戲和積體電路設計快速發展的園區特色。2008年,日本雅馬哈資訊、建行總行資訊中心、思源軟體科技、芯群半導體等知名軟體和積體電路設計研發企業落戶園區;東南融通、35互聯等軟體企業成功上市或擬上創業板;園區新增台資軟體企業5家,累計台資軟體企業29家,廈門市軟體園成為台資軟體企業的聚集地。

2008年,園區新增入駐企業67家,新增從業人員8000人,累計核準入園企業385家,入駐企業累計達297家、從業人員1.8萬人。園區內企業實現產值70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稅收2.1億元,同比增長110%。

園區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聚集效應日益凸顯,帶動軟體產業持續高速增長。2008年,廈門市軟體產業銷售收入達145億元,增長31.8%。全年繳納稅收4.9億元,行業從業人數超過2.5萬人,增長25%。

今年以來,廈門軟體園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著力打造“國家軟體名城”。截至8月底,已核準入園企業420多家,正式入駐辦公企業380家,員工人數2.2萬人。園區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0多億元,稅收總額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和31%。軟體園正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軟體業集聚新高地。

優良服務,建設一流園區的助推器

軟體園既要為軟體企業服務,更要著眼于為產業服務,要站在工業資訊化的高度來認識,按經濟發展規律來提升軟體園的運作水準。特別是要全力搭建平臺,為產業發展、為企業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

9月6日,東南亞軟體及積體電路設計業界的客商專程來考察。對廈門軟體園在短短三年多時間所取得的建設成就感到由衷的佩服和讚嘆:廈門軟體園高起點,發展快,是一塊投資沃土。

打造創新者的福地。廈門軟體園完善配套設施,讓員工們安心在園區生活和工作,投入8000多萬元綠化,創造了100%綠化率的花園式園區;特設IT展廳為企業產品展示提供場所,報告廳、會議室、培訓教室均面向園區企業提供優惠價格的租賃;與市人才服務中心聯合舉辦專場人才招聘會,免費提供招聘展位,方便企業對外招聘人才。一直思考軟體園發展之路的廈門市資訊產業局副局長劉冬林認為,軟體園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務,讓軟體企業安心打拼事業。

廈門市政府副秘書長、軟體園管委會主任王德賢說,服務是促進產業發展、留住企業和人才的關鍵。在軟體園,管委會、創新管理公司、招商團隊、工商、稅務、人才、消防、水電等綜合服務部門全部進入行政樓辦公,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開通服務專線電話和服務監督電話,在軟體園網站搭建企業服務平臺,確保企業與管理服務機構的溝通多渠道暢通;編制《園區服務手冊》,規範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準。

美亞柏科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子數據鑒定企業,對辦公樓安全有特殊要求,今年管委會及時幫助解決辦公樓。吉比特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發展迅速,需要更大的辦公室,創新投資管理公司及時為其在同一樓層解決1100平方米辦公室。吉比特總經理蘇華舟說,“管委會不但貼心服務,而且會提出前瞻性建議,解決了我們在企業管理方面的不足。”

軟體園千方百計解決軟體企業普遍存在的資本金偏少、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管委會組織有關部門和5家商業銀行共商應對良策,建立銀企對接機制,解決企業銀行按揭困難問題。目前,各商業銀行共為軟體園企業放貸6.62億元。為方便企業抵押融資,管委會及時推出《廈門市軟體園研發樓抵押辦理管理辦法》,執行優惠政策為企業減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造園區品牌。通過舉辦“廈門國際動漫節”、“亞洲—大洋洲地區軟體園論壇”和申報國家級IC設計國際人才培訓基地,拓展了對外交流合作空間。廈門軟體園今年以來組織企業參加了大連“軟交會”等,並吸引更多優良企業入園。

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建成有虛擬實驗室、Web視頻會議服務、網上培訓、項目協作服務、技術文檔資源等多項服務的公共平臺。目前已有22家落戶積體電路設計中心。

促進產學研順利對接。廈門軟體園已建立了軟體技術、公共服務、市場拓展和人才培訓4個服務體系,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與發展聯盟,為企業營造優良的創業和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張曉曄)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打造大中華3C動漫精品購物中心的大計畫(一)

一、創新動漫產業鏈

  • 發行運營:管人龍(動漫奧運推動者,資深國家型科技計畫顧問,負責發行計劃藍圖與招集資金、展演團隊)
  • 首席製作:林開南(動漫奧運推動者,資深國家型數位內容計畫顧問,負責招集動漫界菁英與執行製作團隊)
  • 首席編導:廖文彬 (動漫奧運推動者,動漫家、少年黃飛鴻原創、先創數碼創意總監,負責動畫漫畫原創與國際知名編劇、導演圈)
二、策動海西動漫五個11件新金礦戰略:

  • 動漫產業鏈與製作技術
  • 動漫電影與影展
  • 動漫秀場與環境工程
  • 動漫網絡與傳媒技術
  • 動漫藝術與教育
早在1997年,英國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國家重要政策後,創意內容產業就成為眾人所關注的焦點,加上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21世紀成了數位內容產業新經濟的關鍵世紀,以3C產業加上Content的4C產業也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產業發展機會。

繼台灣於2002年5月核定通過「加強數位內容產業推動方案」後,並以建構台灣成為「亞太地區數位內容設計、開發與製作中樞」為目標。日本宣佈將2004年定為「寬頻傳輸元年」,中國也於2005年開始全力發展動漫產業與數字內容的相關產業,並於2006年4月25日由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於動漫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與指示。

由於時值中國動畫品牌產業發展的初期,為了解動畫品牌產業的國際發展脈動及確切落實產業發展目標。綜觀亞、歐、美各州主要主要數位內容產業強國目前發展情況,以各國之數位內容產業政策措施,進一步切入動畫品牌產業與市場之競爭態勢,以發現動畫品牌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並提供3C通路經營業者適切的建議。

因應大中華市場的發展機遇,與華文內容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機會,以宏觀的國際視野與積極的企圖心面對全球經濟情勢之發展,強化企業的核心能耐與競爭力,進而落實海西經濟區永續經營之發展目標,期許成為大中華動畫品牌產業的領導廠商。
 
大陸政府大力鼓勵發展原創,並推進動漫產業向市場化和國際化邁進,並將動漫業發展為大國強國作為終結目標,開始了大陸動漫產業穩步健康發展之路。由於大陸動漫產業在發展模式上幾經周折,產業發展舉步維艱。在大陸目前的動漫市場份額中,日本動漫占60%(2400億美金),歐美動漫占29%,中國原創動漫僅占11%,近90%的中國動漫市場份額被國外動漫產品壟斷。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必然帶來文化全球化的推進,當前,經濟與文化的結合緊密的程度,已超過了歷史任何一個時期,文化已成為經濟競爭的最高形式。
大陸人口眾多僅動漫主要受眾人群的青少年就有3.7億人口,如果受眾人群向中老年人擴展,大陸喜好動漫人群還會擴大。

隨著經濟軟實力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僅大陸國內需求就可以支撐動漫產業較好地發展,加上在國際動漫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將為大陸動漫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空間。2007年大陸動漫產業總體規模已達200億元,2008年動漫產業總規模達250億元。按中國龐大的青少年和兒童消費群體測算,未來幾年裏,中國動漫產業至少有1000億元的潛在市場空間,因而被稱為十一五期間的“新金礦”。

下面的數字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種潛力。據統計,1993年到2003年,大陸國產動畫片總產量僅為4.6萬分鐘,而2004年一年的產量就達到2.18萬分鐘,2005年年產量為4.27萬分鐘。到2007年,大陸動畫片總產量增至10萬分鐘,今年更有望突破12萬分鐘。

目前,中國人有近5億直接閱讀漫畫或收看動畫片,從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漫消費市場。但與龐大的市場相比,中國的動漫產業還欠發達。不過,近年來,大陸國家和政府對國產動漫加大扶持,同時,中國已經有幾百所設有動畫專業的院校,培養了大批動漫人才。這些都成為了促進我國動漫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按大陸國家規定的全國省級、副省級電視臺三年內全部開通少兒頻道的要求,到三年後,大陸全國電視臺每天需要5000分鐘、全年需要180萬分鐘的動畫節目,國產動畫產業年產值將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大陸將在5~10年內,確保動漫產業產值占到GDP的1%。這個1%算下來就是2000多億人民幣。由此看,動漫產品具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1.企劃中國金寶夥伴週邊商品

動漫產業包括創作、製作媒體傳播產品的產業和設計生產與動漫相關的周邊或衍生產品的產業(如左圖例:原創動漫家/廖文彬)。
  • 整合原有的網路發行商,引導原有視聽眾成為King Boy網站點的初期會員:規劃金寶有100多家網站或平面合作單位,3500萬份發行量,在這些發行物上印製Kingboy.com金寶網址,將其引導至網站;
  • 開發金寶的動漫電視播映作品有《金寶小子》、《動漫樂園》等,在這些動漫中標上金寶3C網址浮水印,將其引導至網站。
  • 實施活動,通過網路行銷,在受眾中迅速傳播的數量達到500萬,同時轉換20%的受眾成為網站平臺的目標受眾,即為100萬:
  • 結合時下關注熱點話題,舉辦“金寶動漫嘉年華會”,通過誘人的獎品吸引眾多參與者。
  • 通過十多家網路媒體與線下媒體的共同合作,讓訊息的傳播人次達到10萬條。

2.打造全亞洲最大夢幻3C精品王國

臺灣過去三十年從傳統製造業的經濟模式中,逐步建立起舉世聞名的高度經濟成長奇績。隨著産業升級,臺灣製造業由傳統工業開始跨入資訊及通信的産業範疇,並進一步從事更高附加價值的電路設計、委託代工與設計製造(OEM、ODM)、半導體晶片代工等活動。


臺灣除了是舉世所熟知的半導體王國外,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的資料顯示,截至一九九九年底爲止,臺灣有十四項電腦産品的産值居世界第一,包括筆記型電腦、監視器、桌上型電腦、主機板、電源供應器、光碟機、機殼、掃描器、繪圖卡、鍵盤、滑鼠、網路卡、集線器、數據機等産品,臺灣在全球市場都佔有一定位置。

今年臺灣電腦硬體産值更達四百五十七億美元,軟體産值高達三十九億美元,總產值約五百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在台灣資訊製造業的蓬勃發展下,同時也帶動整體3C零售通路的活化,資訊與通信產品不再是少數人或企業才能使用的產品,個人組裝電腦市場型態逐漸成形,同時個人使用者的消費型態也開始主導整個3C製造產業的發展方向。

過去台灣3C通路是由製造廠商為主導的專屬代理通路型態,隨著個人消費市場的抬頭,零售通路也更形多元化,開始也出現多品牌門市、量販通路、倉儲賣場、網站銷售、集散門市…等各種類型的通路。然而3C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價格變動快速的產品特性,促使3C通路須因應此種特性做不同於其他產業的調整。產品可分為資訊產品、通信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


  • 資訊産品包括:筆記型電腦、輸出入裝置(掃瞄器、印表機、鍵盤、滑鼠…)、零配件、各類介面卡、記憶體、儲存裝置(硬碟、光碟、MO、ZIP…)、CPU、Case、電源供應器、不斷電系統(UPS)…等。
  • 通信産品包含:手機、配件(皮套、電池、天線、外殼、免持耳機…)、門號(SIM卡)、寬頻撥接申請服務、個人數位助理(PDA)…等。
  • 消費性電子産品:傳統家電(大家電、小家電)、電子産品特性字典、隨身聽、數位照相機、V8、D8、數位錄音棒…等。
A.在賣場設計與互動展示則以Gesture互動設備系列應用:

  • 令人感到新奇的互動式投影系統,可投射在地板、牆面、桌面、顯示器設備等作為互動式創意使用,只要肢體在影像上做出任何動作,影像就會在所動作的位置上發生對應的互動特效反應,或是利用肢體做出簡單的動作就可以進行一些遊戲,像是足球遊戲、打地鼠遊戲等等,並可依業主需求客制化廣告內容物,絕對是聚眾吸引目光焦點的首選工具。
  • Screen Xtreme系統是互動式廣告和娛樂的革命化產品,本產品可將使用者影像即時傳輸至顯示器並可依廣告主需求設計客制化廣告內容物,傳遞產品意念形象且消費者可經遊戲與廣告看板產生互動,使廣告內容產生話題性又能深植人們的記憶。
  • Gesture Xtreme 是一套虛擬實境的互動娛樂系統,本產品可讓使用者的即時影像傳輸至螢幕並且產生互動,但不需穿帶任何輔助器材就可做即時影像及肢體動作辨識,其技術已授權Sony Eye Toy及XBOX 360使用並讓其發展遊戲軟體 。
  • IREX 是一套虛擬實境復健治療評估系統,本產品可讓使用者在遊戲中訓練平衡,手眼協調,彎曲,旋轉等各種動作然後經測量後記錄各樣活動的數據以供治療師作療程後的評估。
B.在賣場戶外看板與資訊查詢
  • GesPoint系列改變了人們原本使用滑鼠或觸控的操作方式,您能想像嗎 ? 原本在電影關鍵報告裡那令人感到新奇的電腦操作科幻情節已經在生活中實現,GesPoint利用先進的影像追蹤技術讓您用簡單的手勢即可操作電腦,在何環境下都能讓您感受便利及輕鬆自在。
  • Illuminate系列是使用GestPoint技術的系統整合商品,可運用在酒吧、夜總會、零售店面、博物館、科學中心、房地產展示間和公司簡報室等任何地方的多媒體導覽,充分給客戶感受到科技、專業,並讓單位整體形象加分。
(待續)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腦力!台灣衣術之美 耀眼國際

卓越雜誌 羅敏 、林文心

你可曾注意,經過幾番飛機和輪船的轉乘後,終於來到希臘小島,坐在湖畔咖啡廳裡,一邊啜飲香純咖啡,一邊欣賞澄澈湖水與湛藍天空時,乘載著旅人驛動身軀的舒適桌椅,有可能就是來自台灣原創的傢具設計品牌Strauss。


漫步在時尚之都法國巴黎,也會有所驚喜。當走過號稱全法國最漂亮的精品店Cannes Messas時,會因陳列其中,具有濃厚台灣傳統圖騰、花卉的服飾所吸引而駐足櫥窗前;這充滿台灣文化風貌的台灣設計師品牌Yufenshawn(現更名為Shawnyi),讓西方時尚界驚艷不已,這是台灣設計師首次以場內秀的型式登上巴黎時裝周伸展台。此品牌除了站上素有流行風向球之稱的巴黎,以至世界各地如義大利、英國、美國、日本等地已擁有近40個零售點。

包含歐洲、美洲、亞洲的全世界,已有愈來愈多令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的絕佳設計產品,正掛著台灣品牌席捲全球。以台灣的工藝設計產品而言,近年來頻頻於國際4大設計大獎(德國Reddot、德國iF、日本G—Mark、美國IDEA)中獲獎、佔盡鋒芒。台灣從MIT(Made in taiwan)到DIT(Designed in Taiwan)的一股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的設計實力,正在強力崛起!

工藝技術、產品設計 台灣舞動世界

台灣一向是全球資訊生產重鎮,以往靠代工累積了大量外匯,資訊業者也致力將產業結構從製造代工(OEM)轉型為(ODM),再朝向建立自有品牌(OBM),業界無不希望能以「台灣製造」轉變為「台灣設計」的優勢,取得外國廠商下單。然而,除了國內產業環境的改變外,另一方面在半官方組織「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鼓勵及補助下,台灣設計產品近3年來,於國際設計舞台上嶄露頭角,拿下無數獎項。

根據統計,台灣設計產品所獲得的國際四大設計獎項總數年年升高。從2002年的14件、2003年的16件,至2004年躍升為53件,2005年更以倍數成長、高達百件;2006年更可說是表現最為耀眼的一年,一舉創下146件的新紀錄,尤其在德國iF Award中拿下72個獎項及3座金獎,成為全球第2高、亞洲第1高的設計強國。

光榮事蹟不止於此,2005年3月,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揭曉,全球2332件參賽作品中,台灣拿下542個設計獎中的28座,首度追平由三星、LG為代表的南韓。明碁以10面獎座成為單一獲獎最多的台灣廠商,也難怪明碁電通將設計部門設立在總部的13樓,樓梯更可直通到董事長李焜耀的辦公室,顯示出明碁對設計部門的重視。此外,由華碩電腦設計師蕭銘凱所設計的W1VC碳纖維寬螢幕筆記型電腦,拿下iF設計競賽中50個金獎中的一座,更是台灣有史以來首次擊敗新力與三星等廠商。

並且,大可意念(Duck image)設計總監謝榮雅,2006年在Reddot、iF、IDEA奪得三個金獎,堪稱是國際與國內設計史上首見的得獎三冠王。值得一提的是,此為IDEA創辦至今,台灣的第一座金獎,可說是意義非凡。謝榮雅目前共累積39項設計大獎,為國際獲得最多國際大獎的華人設計師,不遺餘力地將台灣設計推進國際。

從整體表現看來,台灣工業技術及產品設計力已逐漸在國際中展露光芒;或許從實質收益看來,並未帶來亮眼的銷售成績,但得獎的意義並不在於短期的獲利。威剛科技副總陳明達即表示,獲獎對於全球知名度、通路商的信賴度都會提高,並且也讓台灣企業開始體認到,企業體質必須徹底轉型,資源需要重新配置,除了著重在效率、成本、標準化思維的同時,若加入高感性的創意價值,將可大幅提昇產品於國際上的競爭力。

台灣紅、高山青上身 驚艷國際

不讓產品設計專美於前,台灣的服裝設計精品也躍上國際舞台。由六年級雙人組設計師簡鈺峰和潘伯勳所自創的Shawnyi,是台灣第一個取得參與法國時尚週發表會資格的台灣設計師品牌,多次與來自全球時尚界的服飾品牌較勁,諸如Yves Saint Laurent、Hermes、Louis Vuitton、Jean Paul Gaultier、Kenzo等人們耳熟能詳的超級名牌一同齊聚花都,呈現新一季服裝作品。簡鈺峰和潘伯勳在服裝秀重點走秀場地羅浮宮卡胡賽爾廳所舉辦的Shawnyi服裝發表會現場,湧進二百名媒體、品牌貴賓和服裝業人士,足見法國巴黎時尚界對他們的十足肯定。

仔細端詳風格細膩、前衛,具強烈流行感的Shawnyi服飾,可以發現像是客家紅龜粿、傳統喜餅上的圖騰等具有「台灣味」的設計。擅長從客家、原住民、閩南等台灣文化中去創作靈感的兩人,繼2005發表一系列「台灣紅」春裝,讓台灣的文化元素蔓延至國際伸展台後;在2006年春夏新裝更展出以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為概念的「高山青」服裝創作;而在2006、2007年秋冬新裝的設計,更大膽取材自台灣廟宇文化中的八家將意念,大量運用繁複的圖騰造型和繡片珠串,其所呈現新舊交融的台灣面貌,每每讓全球時尚界為之驚艷!

此外,由法國成衣公會(Federation du pret-a-Porter Frangaise)近五年來扶植兩大新時尚品牌之一的Shawnyi,更從上百套國際知名服飾品牌中脫穎而出,受邀為2005年法國小姐選美大賽佳麗製作禮服。另外,也獲得SWAROVSKI水晶公司贊助近7萬顆2007年春夏全新水晶產品,讓其將這些水晶應用在設計作品中。

以柔克剛 台灣發揮關鍵軟實力(三)

家長一聽當然不願意拿家中寶貝的腦袋開玩笑,於是在朋友的建議之下,轉而求助新竹一家小型、但口碑極佳的小兒科診所。這位本土醫師每天平均看診上百名的幼童,因此在看到這位台北孩子的情況後,當下決定使用「肌肉注射」消炎藥的方式,不消幾小時,小朋友嘔吐情況立即減緩,進食情況也大為改善,家長相當慶幸當時沒使用頭部注射療法。


從這個案例可以知道,這位美國醫生在遇上突發狀況時,依舊按照書上「規矩」進行治療,反觀新竹醫生卻能冷靜思考,憑著日常看診經驗,以及充足的應變能力,找出最有效、合理,且符合醫學邏輯的替代方案,因而迅速、成功地治療好不算棘手的病症。

以每年大學聯考醫學系錄取成績,總是遙遙領先第三類組其他科系的情況來看,台灣醫學院學生的素質,絕對是值得肯定的,再加上醫療教育資源不虞匱乏,醫師的養成教育並不輸給歐美;甚至,目前台灣許多執業醫師還擁有博士學位的高學歷。

呼應劉兆凱闡述台灣科技人才卓越的「應用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台灣醫師群在長期的養成訓練,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下,也都能像科技人才一般,具備如此傲視全球的「天賦異稟」。

台灣人才與研究 屢獲全球肯定

以目前最火熱的整形美容醫療來說,台灣許多民眾心中公認的「亞洲整形聖地」大多是韓國,但其實韓國整形醫術卻是師承台灣。而在整形醫療中最困難的核心領域──顯微手術成功案例,台灣更是以倍數領先其他各國。其中長庚醫院整形名醫魏福全還榮獲代表最高榮譽的「世界整形手術創新獎」,成為史上第一位亞裔醫師得主。

而在非主流的醫療研究領域部分,許多默默在「無解病症」中找尋解答的台灣醫師,更是懷抱熱情,勇闖未知的研究領域。以2006年「台灣十大潛力人物」名單的醫學公衛類得主──鐘文宏為例,他就成功找出全球醫生視為無解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發病成因,是來自於服用癲癇藥物而產生的嚴重過敏反應。由於鐘文宏的突破性發現,使得全世界有癲癇病症的患者,未來可免於遭受「藥到命除」的致命危險。

台灣醫療最珍貴的資產,可說是高素質的醫護人員,如果再輔以從國外引進的先進醫療儀器,以台灣醫師對於國際醫療新知的「好學」程度,以及在醫療上的應用創新能力,肯定能為台灣在國際社會增加能見度。而目前盛行於印度、泰國、韓國的觀光醫療商機風潮,也可望吹向台灣,發展出台灣全新的醫療經濟奇蹟。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今年5月所公佈的「全球創新力」評比報告,台灣在全球82個經濟體當中的排名,從原先的第8名小幅晉升至第6名。這項調查是根據過去5年來國內政經統計與專利數量等資訊,綜合評量未來5年的創新力表現;從台灣漸趨躍升的排名中,即可顯示台灣目前各行業在研發創新能力皆有不錯的表現,而科技與醫療人才的貢獻,相信也是台灣排名進步的重要驅動力。台灣業界總存在「不創新就淘汰」的積極態度,這也才造就了台灣最重要的軟實力──優秀人才獨有的「應用創新力」。

以柔克剛 台灣發揮關鍵軟實力(二)

台灣研發人員也許不具備比爾蓋茲的天才般智力與趨勢前瞻力,但他們卻有把產品做得更好的改造天分,「因此台灣特有的創新能力,比較偏向應用創新;而台灣的軟實力,存在著和其他國家截然不同的差異性,那就是我們擁有優質的改良能力,並將過去產品的優點發揚光大。」劉兆凱對於台灣的競爭優勢,下了這樣的註解。


不做開路先鋒 台灣廠商樂於後發制人

全球著名的國際管理學專家馬基迪斯(Constantinos Markides)就曾提出「後發制人」的有趣概念:創造新產品的「開拓者」不見得在市場上能佔得任何優勢,而許多擅長規模化生產或是進行改良、整合技術的後發企業(fast-second player),卻能享受開路先鋒所創造的成果,並在市場上搶得高市占率。這樣的論點其實大大顛覆過去「先發制人」的亙古定律,但不能否認的是,許多國際上知名案例都證明了,開路先鋒非但沒有享受到發明帶來的榮耀與聲譽,反而被創造市場的後發者取代。

像是無糖可樂就是名不見經傳的Krisch公司所發明,但可口可樂的健怡可樂卻將這樣的口味發揚光大;第一款掌上型PDA電腦是在1984年由Psion推出,但惠普後來卻成為市場的最大贏家。在台灣科技業界,後發制人案例更是屢見不鮮,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執行秘書汪庭安就表示,很多外國的高科技技術,都是來到台灣才被發揚光大,由於台灣廠商具備「time to market」(讓產品在最短時間內上市)及應用整合能力,因此台灣科技大廠總能在業界站穩腳步。

劉兆凱進一步點出,以目前台灣科技大廠的企業文化與研發人員的「習性」來說,要在講究上市時間與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開發一個全新的技術與產品,不見得是科技大廠的當務之急;以東訊公司為例,在自由開放的企業風氣之下,上頭並沒有明文規定研發人員得「創造」出多少全新技術,但旗下員工卻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現有技術與產品,進行最有效的改良與整合,「當然,這並不意味我們不鼓勵發明,」相反地,東訊公司仍舊提供一個有利於發明創新的優質環境,讓許多想要擔任科技界「開路先鋒者」挑戰極限。

軟實力仍需要硬功夫支撐

面對對岸科技業的快速崛起,劉兆凱這位科技界大老顯得老神在在,他表示,力晶半導體董事長黃崇仁就曾當面跟他提及,儘管中國人力資源豐富,但素質仍有待提升,在科技業界強調良率的嚴格標準下,中國要趕上台灣仍有一段差距。

其實,觀察每年台灣科技界百大廠的榜單中,幾乎都是能夠抓住產業的新興利基而崛起的企業;不論是元老級大廠或是科技新星,都是台灣發揮軟實力的最佳利基點。要如何才能保有優勢,劉兆凱下了這樣的結論:「台灣將來要和世界競爭就得靠研發人員豐富的聯想力、應用創新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力,這樣一來,即使我們原始發明力不足,也不足為懼。」不過,他最後也強調,相較於源源不絕的應用創新軟實力,台灣必須在「技術創新」的硬功夫部分急起直追,才能「軟硬兼施」、兼容並蓄,持續在國際社會發揮影響力。

醫療軟實力 讓台灣立足世界中心

還記得先前轟動國際的搶救「非洲阿福」的醫療行動嗎?罹患神經纖維瘤而導致顱顏畸型的非洲男孩阿福,因為當地醫療資源的匱乏,父母親也只能任由腫瘤在臉上蔓延擴散。

幸好,在經過在布吉納法索服役的替代役男陳逸彥,以及台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聯絡與奔走下,擁有世界級專業水準的長庚顱顏醫療團隊就開始了一場跨海的「變臉」任務。阿福和父親兩人遠渡重洋,終於在經歷兩次的浩大手術工程後,得以擁有一張全新的面孔與嶄新的人生。

不論是非洲阿福、或是模裡西斯的少年凱文的變臉任務,除了深刻展現台灣在國際醫療援助上的大愛表現,更充分彰顯台灣醫療技術在世界的領先位置。

傑出菁英厚植台灣醫療軟實力

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在日前舉辦的台灣國際醫療發展研討會中,就開宗明義地表明台灣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大醫療中心,而且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與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高昂醫療費用,台灣擁有領先全球的醫術,以及「高貴不貴」的醫療成本,都造就了台灣醫療「物美價廉」的強大優勢,而這也正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醫療軟實力」。

王文洋進一步表示:「醫療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優勢產業之一,其中最大的競爭優勢就在於『人』;因為台灣從日據時代開始,最好的學生就是唸醫學院,幾十年下來,培育了眾多優秀醫師,其中,更不乏世界頂尖、貢獻卓著的傑出人才。」再者,台灣醫界和科技業近來的結盟,更巧妙地將資訊產業的領先技術,以及優質的醫療水準相互融合,讓台灣醫療能走出醫療「技術」與「器材」相輔相成、同步並進的獨特途徑。

豐富臨床經驗 成就醫療好品質

這是一則發生在台北某大型醫院的真實案例:在多年前,有位小朋友由於罹患腸胃炎而上吐下瀉,在無法進食的情況下,連消炎藥都無法吃進肚子,只能使用靜脈注射藥物的方式來減輕症狀,但小朋友由於年齡太小,導致血管過細而無法注射,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有位受過美國正統醫療教育的外籍醫師就決定將點滴從孩子的「頭部」注射。

以柔克剛 台灣發揮關鍵軟實力(一)

卓越雜誌 謝佳宇

享譽國際的台灣藝術大師朱銘,創作出氣勢恢弘的太極系列作品,在巡迴全球的展示會中,驚豔全場,讓世人感受到中國太極文化的精髓,原來可以在這位來自台灣的藝術家手中,表現得這麼活靈活現。


人稱一代歌姬的台灣歌手鄧麗君,不但以柔美的唱腔打動全亞洲華人世界的心,她那端莊高雅的身段與無人能敵的舞台魅力,更成就了獨特的鄧式樂風;在對岸中國百姓的眼中,她甚至與前國家主席鄧小平齊名。所謂「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的俏皮話,不但顯現了鄧麗君的重要地位,也讓她成為過去國民黨政府在金門前線向對岸「同胞」精神喊話的最佳宣傳。

號稱台灣文化新地標的誠品書店,所形塑出的精緻文化空間與氛圍,已成為亞洲國家眼中台灣「最迷人的文化風景線」;而董事長吳清友對於誠品的靈魂──書本與文化的堅持與品味,不僅讓許多台灣人開始愛看書,誠品將實體書店營造成為書籍「博物館」式的空間氛圍,還使得中國上海與北京等大城市吹起一股模仿熱潮,當地書店都變得很「誠品」。

台灣前景新方向──以軟實力致勝

可別小看朱銘、鄧麗君、吳清友等這些像徵台灣獨有文化形象的能耐,雖然他們在亞洲與全世界所造成的影響力無法用數字量化,但當鄧麗君逝世12年後,她生前的倩影與歌聲仍舊被眾人傳頌;而誠品書店所形塑的文化風景,也同樣飄洋過海到其他國家與城市,成就另一種文化風貌;以及朱銘在全球創造的「太極」旋風,使得許多歐美人開始迷上中華文化;以上種種都是看不見,但卻個個充滿驚人力道的「軟實力」。

哈佛大學奈伊教授曾經提及,包含運用一切軍事作為與槍砲彈藥,達到影響、甚至壓制其他國家的工具,都可稱作「硬實力」(Hard Power)。那麼,如果我們將奈伊的定義加以延伸,將所有能發揮影響的非武力作為,統稱作「軟實力」(Soft Power),那朱銘、鄧麗君、吳清友的誠品書店,甚至是台灣之光王建民、華人導演第一翹楚李安、新生代偶像F4,還是中國作家余秋雨口中勝過12枚飛彈的台灣小籠包,都可說是台灣的關鍵軟實力!

在眾人不斷討論台灣該如何走上國際舞台,發揮強勢影響力時,也許,2300萬人的未來並不能過份寄望軍事與政治角力,反而應回歸以台灣獨有的軟實力制勝,以柔克剛,讓這種能鋪天蓋地的「軟性效應」,幫助台灣站上國際舞台:諸如台灣科技業與醫界傲人的「應用創新力」;「衣」術與工業建設所展現的「設計力」;以食為天的「食用藝術」;藝術與人文面向──看得見的美麗(力)建設;正席捲全亞洲、能歌善演的「演藝實力」;以及能征戰國際的「體育活力」,都不容小覷。

以下,我們將先就台灣科技與醫界中,所獨有的軟實力──優秀人才的應用創新能力,進行深入探討。

科技軟實力 締造台灣電腦神話

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做多少事?美國戴爾電腦可以賣出超過5千8百台電腦、台北SOGO百貨週年慶期間可搶下上千萬的業績、沙烏地王子阿瓦裡德可以靠精準的投資眼光,增加43萬4千美元的財富。在這樣不算長的時間內,台灣科技業其實可以生產出超過6千個電腦主機板,以及近千台筆記型電腦,因此只要國內科技大廠員工罷工一天,全球電子產品市場就可能因為延後出貨,而賠上商譽,損失鉅額資金。

過去台灣之所以能夠創造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與電腦科技神話,多虧有許多本土元老級科技大廠與科學園區扮演火車頭角色,帶動科技產業從無到有、進而茁壯;而優異的本土科技人才與源源不絕的「創新力」,更是台灣得以在全球業界擁有關鍵影響力的幕後功臣。現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同時有著全球超導體研究第一把交椅譽稱的朱經武,就認為擁有先進技術的電子產業與創新力,正是台灣目前得以在國際社會抬頭挺胸的重要「軟實力」。

發明力不足 但創新力高人一等

提到台灣在科技上所擁有的軟實力,很多民眾第一個聯想到的大多是研發人員在技術上高人一等的「創造力」,但身為新竹科學園區的元老級廠商──東訊公司董座劉兆凱,卻針對台灣創造力的概念,做了更精確的詮釋,「台灣科技業界對於無中生有的『創造力』其實並不拿手,研發人員的長處在於──能夠輕鬆瞭解競爭對手產品的箇中精髓,並修正缺點,發揮聯想力,重新打造一個效能更優的全新產品,這才是台灣科技的『創新力』。」換句話說,劉兆凱認為台灣的科技軟實力即在於所謂的「應用創新」,而非「技術創新」。

台灣科技人才優異的「解決問題」能力與豐富的聯想力,正好彌補一直以來缺乏的產品創造能力。正如比爾蓋茲一手創立的微軟,得以走上世界之巔,即在於Windows作業系統帶給全人類最便利的電腦使用介面;不論是在應用程式或技術上的支援,Windows都一直傲視群雄,它還進一步讓過去電腦必備、但介面不甚「親切」的DOS系統成為明日黃花;現在,只要全球任何企業或個人使用者要讓Windows系統升級,就得向微軟公司付出一筆為數不少的費用,這也正是擁有獨步全球「創造力」的最大經濟效益。

軟實力的注解

維琪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軟實力,指國際關係中,一個國家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協力廠商面的實力,主要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民意等方面的影響力。

“軟實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提出來的。根據約瑟夫•奈的說法,硬實力是一國利用其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強迫或收買其他國家的能力,軟實力則是“一國通過吸引和說服別國服從你的目標從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約瑟夫•奈教授認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主要存在于三種資源中:“文化(在能對他國產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價值觀(當這個國家在國內外努力實踐這些價值觀時)及外交政策(當政策需被認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時)”。美國學者尼古拉斯•歐維納則認為:“軍事以外的影響力都是軟實力,包括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的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等。”

軟實力與國家品牌

作者:胡泳 原創 2008-06-03 12:50

軟實力是吸引他人、讓他人順從的能力。從行為學的角度講,軟實力就是吸引力。傳統的權力政治是較量誰的軍事或經濟實力更強,而資訊時代的政治則要看誰的故事更動聽

“十七大”報告在為13億中國人設定今後5年以及到2020年雄心勃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同時,也強調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需要。

軟實力是應用於國際關係和公共外交上的一個術語,用以描述文化或意識形態手段帶來的實力。它是指一個國家影響其他國家行為的能力,或者是“塑造其他國家”所需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使用硬性的或者強制的力量。

影響他人、讓其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的方法有三種:用大棒威脅他們;用胡蘿蔔誘惑他們;吸引或同化他們,使他們也想得到你所要的東西。軟實力正是代表著獲得所欲的結果的第三種方法。它與依靠大棒和胡蘿蔔的硬實力形成對照,後兩者意味著對國家力量的一種現實主義的衡量,其度量指標包括人口規模、具體的軍事實力或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但正如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所發現的那樣,即使擁有這些資源,也未見得能夠實現自己的想法。與之相對,軟實力的來源是文化、價值觀和外交政策等。

軟實力和影響力不能簡單的劃等號,因為影響力有可能是威脅或金元產生的硬實力帶來的。軟實力也不只是說服他人的能力——雖然這種能力構成了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軟實力是吸引他人、讓他人順從的能力。從行為學的角度講,軟實力就是吸引力。軟實力資源就是能夠產生吸引力的資產。對一個國家來說,硬實力和軟實力都是重要的,然而,軟實力比強制來得成本更低,並且,同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相比,軟實力在獲取政治目的方面並不見得遜色。

軟實力與國家形象密切相關。在內受國內政治、社會、經濟面貌變化的影響,外受全球化的壓力下,許多國家正面臨著形象問題。一個成功的國家品牌運動,會幫助國家在世界舞臺上展現一個更引人注目的形象,進一步提升該國的軟實力。

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召開,前不久的西藏事件,都給中國提出了一個須下大力氣思考的課題:如何通過軟實力提升國家的品牌。隨著大量的“中國製造”輸出海外,中國擁有了巨大的貿易順差。但在文化出口方面,中國卻面臨著文化赤字。如前所述,軟實力是一種基於國家文化資源之上的實力形式,其最終效力依賴於對目標受眾的感召力及其響應程度。

首先必須認識到,國家品牌的創建是一項複雜工程,不僅僅是政府或某個組織的責任,而是牽涉到每個公民。過去,中國的對外宣傳一直由政府包辦,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互聯網急速發展的背景下,只由政府一方操辦顯然遠遠不夠,非政府民間組織、工商企業、學校社團以及公民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

其次,要推動中國出現更多成功的全球商業品牌。好的商業品牌可以扮演大使角色,成為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顯現。美國的好萊塢、迪士尼、可口可樂、麥當勞等都是其國家形象的縮影。近二三十年來,日本和韓國的國家品牌有了巨大的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索尼、豐田和三星這樣的全球品牌的影響。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現在大量體現為輸出產品,但這只構成了第一步。必須由輸出產品轉向輸出意義,即創造有生命的品牌,同國外的消費者在價值、信念和靈魂層面相遇。

第三,懂得國家品牌塑造的長期性。我們應該把思路從“對外宣傳”的傳統模式轉到“對外公關”的現代國家形象塑造框架下。很多時候,需要用創造性的思維來做,需要主動出擊,而且因為歷史現實的原因,更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這就需要有特別瞭解西方媒體運作、政府公關和政治傳播的人才。政府公關不是低頭認輸,不是趨炎附勢,而是對於國家戰略資源——“軟實力”的一種積累和有效運用。從根本上說,軟實力是一種需要不斷滋養的資產。

第四,國家品牌若想得到有效訴求,就需要找出本民族文化資源寶庫中究竟哪些可與受眾產生共鳴。這不像找到一個有感染力的標語那樣簡單,而是要求對一個國家軟實力的來源進行研究。這些來源包括文化、地域、語言、歷史、食品、時尚、名人、全球品牌等。國家品牌推廣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發現國家現有形象與未來理想形象之間的鴻溝,利用軟實力中相關資源進行有效的溝通傳播,促使受眾改變對該國過時或錯誤的印象,接受全新形象。

放眼全球,政治現在已成為一種可信性的競爭。傳統的權力政治是較量誰的軍事或經濟實力更強,而資訊時代的政治則要看誰的故事更動聽。軟實力從來就是領導力的一個關鍵因素。領導者必須懂得,要想吸引他人,就必須具備可信性和正當性。中國如欲崛起和領袖群倫,就要做好有效運用軟實力的關鍵選擇。

金融海嘯「後」的簡約經濟(2009/11/6)

電子商務時報特約撰稿/Moai

自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企業申請破產保護開始,即啟動了這一波宛如蝴蝶效應般的金融海嘯。隨之的次級房貸問題,加快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的速度,接踵而來的還有雷曼兄弟倒閉、美國政府接管二房及AIG、金援花旗集團…等。金融資產泡沫破滅的衝擊已擴散至金融體系乃至於實體經濟。

全球經濟的大幅衰退,也間接促進「宅經濟」的發展,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09年台灣網路購物市場規模將達到新台幣3,116億元,較去年成長30.4%。為何全球性的金融海嘯之際,仍有產業或產品能夠逆勢成長?其背後的意涵又是什麼呢?或許,我們該從金融海嘯「後」的世界樣貌談起。

依筆者觀察,金融海嘯影響的不只是現在的經濟,更紮紮實實在消費者的心裡,烙下了與繁榮年代告別的印記。被裁員,或是放無薪假的消費者,啟動了縮衣節食的行為模式。其餘的消費者,因為對於未來經濟發展感到悲觀,也進入了節約生活的消費模式。即便是經濟稍稍好轉的現在,還是有許多消費者不敢花錢!消費者對於「消費」有了重新的定義,也反應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現在的消費者,已不再是過去企業所認識的那些群眾了。因此我提出二項觀察,說明金融海嘯後的消費價值觀,作為讀者在行銷策略擬定或產品定位規劃之參考。

[觀察一]東西夠用就好

多數的廠商,總是忘記給消費者「最適」的產品功能,反而提供過多的功能。對消費者而言,東西夠用就好,功能符合需求就最重要。顯而易見的實例,即是於今年熱賣的小筆電(Netbook)!研究機構Gartner上修小筆電出貨量預測,預估2009年小筆電出貨約2500萬台。同時間,顯示器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指出,全球小筆電第2季營收30.72億美元,較第1季成長37%,較去年同期大增264%。事實上,2009年因小筆電的侵蝕,使得整體筆電營收呈現下滑。說明了消費者已經轉為選擇功能與價格適中的小筆電,而非一般的筆記型電腦。

對多數的使用者而言,筆記型電腦就是用來進行簡單的文書作業、收發email,瀏覽網頁、撰寫部落格,充其量也就是編輯圖片、分析統計報表。這些都是小筆電即可勝任的工作,對消費者而言,為何要選擇某些功能根本用不到,價格又比較貴的筆電呢?平價的小筆電因此廣受消費青睞。

生活上的其他消費行為,當然也有邁向簡約的趨勢,例如「平價旅館」的快速崛起即是。

筆者前往日本出差時,都會選擇在著名的平價旅館東橫INN住宿。該連鎖式平價旅館目前已超過兩百家分店,在日本各地開設的分店客房皆使用相同的設備,優點是能夠讓投宿過的消費者很快習慣,而設備規格化也同時能降低旅館的成本。為了降低成本,旅館內除了客房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設施,包括餐廳、商店、健身房、接待大廳等皆不存在於旅館中。根據日本《每日新聞》的報導,東橫INN的住房率較日本全國平均住房率還要高出許多。

筆者的住宿經驗還遇不過少台灣前往的背包客,無論對他們、對筆者,都其他消費者而言,乾淨舒適又安全的居住環境才是最被重視的,至於大坪數空間、按摩浴缸、客房服務…等幾乎不會使用到的設施,只是高價客房的襯托品。

說真的,東西夠用就好!

[觀察二]平價時尚背後的協同設計

無論是任何時代,「平價」對消費者都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但那些在雷曼兄弟或花旗集團工作的白領菁英們,若非金融海嘯讓他們的世界一夕改變,走進折扣商店應該是一種有失身份的行為吧。正因為金融海嘯,他們必需拋棄以往崇尚精緻、質感的生活吧,過著平價簡約的生活。但是,他們可不能接受「平價般的品質」。於是平價卻高品質的產品,成為金融海嘯後的市場新寵兒。

一個廣為人知的實例,即是日本平價潮牌UNIQLO的成功。其主要成功因素不僅是緊扣流行品味與快速生產之營運模式等因素,其平價又有品質的特色,也是功不可沒。當大環境經濟衰退時,買不起名牌時,消費者仍舊需要一件有品牌的衣服,也仍舊不願改變對於品質和設計感要求。「品牌」是一種價值的象徵,所以,日本年輕人再怎麼不景氣,還是想穿有牌的衣服。

究竟該如何兼顧價格與品質,即需要仰賴「設計」。在此並不是指衣著的款式設計,而是指營運模式的整體規劃與分工,即是所謂的協同設計。

UNIQLO由設立於東京和紐約的R&D中心,從各城市、企業及客戶中,收集最新的潮流動向、顧客需求與生活形態。並與世界各大布料供應商的直接溝通交涉,從而獲取高品質的布料。同時也派遣了資深的日本技工「工匠團隊」, 進駐上海、深圳、胡志明市事務所, 向中國伙伴工場的技工傳授縫製、工場管理等日本先進纖維技術,力求製造出高品質的成衣。若分適切的分工與協同設計、製造,這般品質的成衣,是很難具有價格競爭力的。

綜合上述的二項觀察,筆者建議讀者需要重視金融海嘯後的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並藉此重新審視產品發展藍圖,甚至是企業策略定位。因為金融海嘯帶來的影響是深遠且漫長的,特別是正值青壯年的你我,都曾感受過那種經濟復甦無望的低氣壓。

溫世仁認為創業最少要具備的五個條件

對許多工業國家而言,經濟成長變動因素,新成立的事業體佔了其變動量的三分至一到四分之一(Carter, Gartner, Shaver&Gatewood, 2003)。此外創業也被視為解決社會失業與貧窮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英、美或其他國家致力於推動各項創業教育方案,提供有效的學習課程,建立輔導機構以提升創業意願與創業技能。


美國因為社會結構改變使得傳統就業機會減少,加上中小企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使得創業教育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透過創業教育使國民具備再就業或創業能力,以解決失業問題(周春美,2005)。而目前台灣因經濟發展所帶來就業趨勢改變,國內社會同樣地面臨著失業的問題,另一方面因中小型企業在台灣整體產業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因此致力於發展創業教育,開設完整創業課程以培養所需之創業能力,則益加顯得重要且必要了。

根據「 2004 創業趨勢調查」,超過七成的受訪者正在創業或想要創業,其中未創業而想創業的人當中約五成為 23 歲至 29 歲,顯現台灣創業人口年齡呈現下降趨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4)。而九九九九汎亞人力銀行在2003年的調查顯示,國內平均每兩個上班族就有一個想當頭家,顯示台灣人真的很喜歡創業;而其中發現六年級生(民國六○到六九年出生)是最想創業的一群,百分之58.66 的六年級生對創業懷有夢想;其次是七年級生(民國七○到七九年出生),有百分之53.87 的受訪者想自己當老闆(台灣新生報,2003)。上述資料顯示創業者的年輕化,創業也非專屬於工作經歷豐富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剛步入社會或在學的年輕學子對於創業懷著夢想。由此可知創業對於一國的經濟成長有莫大影響力,當國家的創業能力愈強,其經濟成長能力則愈強;而創業精神不僅可以帶動社會經濟活動的活絡,而且可以幫助國家在不景氣當中保有穩定發展。透過各種創業課程與教育平台,提供給具有創業潛能的青年學子,或社會中具創業傾向的工作者,有關創業知識與技能等的培育,使其具備未來實際投入創業行動所需能力,並提高創業成功機會。

創業家是否可以教得出來?傳統社會觀點認為有些人天生會做生意,且具備適合創業的人格特質;但也有許多研究者提出創業家是可教育出來的。只是究竟哪一部份的能力可以透過教育來培養?一直以來相關學者專家有不同的見解。創業者通常有強烈的創業動機,但對於產品規劃、事業規劃、財務規劃、團隊組合等問題都沒有完整的認識就冒然創業,失敗機率就很高,創業學程可以使學生在學校期間就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以增加創業的成功機率(從校園到企業的最後一哩學程,2003)。

技職教育改造「最後一哩」中指出要解決失業問題,可以協助青年創業;提出「創業學程」(Entrepreneurship Program)的概念,讓部分不願意當員工,而希望當老闆的年輕人容易創業成功。 因此,「最後一哩學程」也可說是培養「K+A+S+E」,亦即「知識+態度+技能(基本及數種可操作的專業認證技能)+創業」四種能力的學程(從校園到企業的最後一哩學程,2003)。

一、創業能力

創業家的態度、個性、能力、積極度(行動力) 、開拓性、創新性、熱情等決定創業的成敗。根據美國『小型企業管理局』(The U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對加州一百家小型企業主所做的研究發現,創業者大部分會有以下的10 種特質:自覺、自立、勇敢、自信、耐心、果斷、經驗、知識、堅忍、驅力。而企業若要經營成功,其必須要有3 種能力,技術能力、管理能力及創業能力。而Flexman 和Scanlan(1982)則認為創業能力包含下列七項(引自劉常勇,2001)。

1. 自我掌控的能力:自我掌控生活環境,而非委諸命運、機會或外人的能力。

2. 規劃及設定目標的能力:發展及執行未來行動方案的能力。

3. 知覺和回饋能力:理性察覺人及情境,及接收和利用回饋改善知覺的能力。

4. 冒險能力:在不確定的情境之中,進行知性活動的能力。

5. 創新能力:運用或借用原創的構想,開創新情境的能力。

6. 做決定的能力:發展解決問題方案、選定方案,以及付諸問題的能力。

7. 人際關係的能力:理解別人需要、價值及目標,並適切行動的能力。

溫世仁(2002)認為創業最少要具備的五個條件,但具備這五個條件還不保證一定會成功;只是沒有這五個條件,失敗的機率就很大了。這五個條件是企業人未來想創業前務必要考慮到的,思慮愈周延,準備愈周密,成功的機會也愈大;其條件敘述如下:

1. 專業知識:每一行都有其專業,所以開鞋店前最好能到鞋店去工作一陣子,具備專業知識之後才能創業。

2. 業務能力:要具備銷售的能力。只會生產不會銷售,是沒有用的。

3. 組織能力:企業是一個層層負責結構的組織,你有沒有辦法領導員工在工作分派、制度規章等,解決每一個問題,讓整個公司運作起來。

4. 理財能力:如果連自己的錢都疏於管理,如何管理整個公司的錢呢?

5. 資金:最後一個創業條件才是資金。

魯西耶(Lussier)歸納影響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包括:資金取得、財務控制、創業經驗、事業規劃、市場機會選擇、創業者知識能力、創業者人格特質、承擔風險意願、創業團隊成員素質、利益分享機制、網絡資源關係、產品創意、經營管理、市場行銷、危機管理等十五項。其中只有人格特質與承擔風險意願兩項屬於創業者個人的主觀條件,其餘十三項關鍵因素,都可經由良好規劃的創業管理教育,來增加創業成功的機會(引自劉常勇,2002)。

沈建華(2004)指出創業能力是一種以智力為核心具有較高整合性的能力,是一種具有突出創造性特徵的能力。其能力包括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社交溝通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信息接受和處理能力、把握機會及創造機會等能力整合。周春美(2005)整理有關美國商管群協會2001 年出版之「商業教育國家標準」中有關高中與後高中階段的「創業」課程能力標準,其內涵包括企業家的機會、行銷、經濟學、財政、會計、管理、全球市場、法律及企業規劃等九項。

依據上述學者所提出創業家應具備的能力,首先將之綜合並區分為創業、領域專業、行銷、經營管理、會計&財務及人格特質等六大方面,並說明如下。

1. 創業:有關開創新事業所需的規劃與執行能力。

2. 領域專業:不同行業領域特性所需的專業能力。

3. 行銷:關於產品或服務推廣、銷售的能力。

4. 經營管理:有關事業經營、管理、策略規劃實施等能力。

5. 會計/財務:有關事業會計帳務、財務規劃、投資等處理能力。

6. 人格特質:有關創立或經營企業所需或重要的人格特性。

繼之,本研究依據這六大創業能力做分類,將後續研究所蒐集的創業課程內容進行分類、分析與比較,以了解目前台灣創業課程內容與培養創業能力情況。

二、創業教育

Bechard&Toulouse(1998)認為創業教育係為集合正式化的教學,教育與訓練每一個對於商業創造或是中小企業發展有興趣的人;Colin&Jack(2004)則認為創業教育是提供個人具備認知商業機會能力的過程,並使其具備創業行動所需的洞察力、自負、知識與技能;Kirk&Noel(2005)從過去相關文獻歸納出創業教育的意義和範圍,認為創業教育主要為對教學內容、方法、方式及原因等方面觀點的評價。周春美(2005)認為創業教育是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方式,來培養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素質,最終目標為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

創業教育核心是創業精神與創新的觀念。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與創業將成為經濟社會的常態行為,每一位青年學子都必須要思考創業的問題,面對創業機會的挑戰(劉常勇,2002)。Shepherde、Douglas&Shanley(2000)指出,教育可以降低創業者、創業團隊在創業時於管理層面的「風險」,有經驗的創業者或受過良好教育的準創業者,將有能力提高其新創事業的存活能力。教育在透過創業以提升經濟成長與發展的架構中,是為一主要的元素(Pretorius,Neiman, van Vuuren, 2005)。透過適當的課程教學可以使其具備創業精神、能力等,協助其開創新事業與創業、經營成功等(David, 2004., Ibrahin&Soufani,2002., Gottleib&Ross, 1997)。另外Peterman&Kennedy(2003)透過實驗研究指出,學校裡的創業課程可以提升參與者的創業傾向需求與可行性;而不同的學生則有不同的需求,單一課程則無法滿足其需求(Collins, Hannon & Smith,2004)。

由此可知創業能力的培養不但對整體經濟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對於個人的職涯發展更有其重要的影響。而創業相關技能如何透過教育養成,以協助創業者創業成功,實為完善的創業教育最重要的教育目標。因此創業教育可定義為引導有興趣創業者培養創業機會發覺、創業認知、創業技能發展等,此一系列課程或訓練活動之總合。(文章來源:台灣創業課程現況之探究)

人人都是設計師 Threadless實現夢想

Web 2.0的概念在各類網站中迅速蔓延,而Web 2.0網站不僅可分享影音內容,還能在網路社群中發展電子商務。Threadless就是一個典型的運用Web 2.0概念進行電子商務的例子。

從生活必需品中看見商機

T-shirt(T恤)對於每個人來說,幾乎可以視之為生活必需品。然而你是否曾想過自己所設計的T恤能夠經由網站發表而販賣?Threadless就是一個這樣的網站,這個線上T 恤社群網站讓其社群成員能夠分享自行設計之T 恤圖案。以往若要設計衣服圖案往往必須透過專業服裝設計師才能達成,因為衣服剪裁與質料材質必須相互配合,人們傳統的印象是衣服的圖案必須由專業服裝設計師設計才能將衣服的質感作最佳的呈現,但由於T 恤對於專業設計的門檻限制相對較低,業餘畫家與專業設計師的設計圖案都可以在Threadless中上傳發表,並讓會員進行1到5分的評分。最後評分結果超過2.6分者,網站就會將作品印刷出來販賣,並付費給設計者。

善用Crowdsourcing概念

Threadless利用Crowdsourcing的概念,集合群眾的智慧來設計T恤的樣式。Crowdsourcing(眾包)的概念與Outsourcing(外包)有所不同,眾包並不一定將工作交由特定的工作者,而是交由大眾來執行。透過眾包,Threadless匯集眾人的創意,任何小眾的創意都有可能被付諸實現(印製成實際T恤),充分展現了長尾理論的概念。

完整的社群機制

瀏覽、評分與給予評語,這三項是一般會員皆可以輕鬆參與的基礎活動。吸引人氣目的為帶來更大的買氣,人氣經由基礎活動慢慢累積,但經營購物網站主要仍是以購物功能為主。消費者由一般網站購買商品到取得貨物,購物程序到此結束,反觀Threadless 建立溝通平台,讓消費者的購物程序包含回饋。消費者可將自己購物心得與其他會員在blog 中互相交流,更可將自己購買之T 恤的試穿照片上傳,讓自己成為網路平面model,同時也能得到1.5美元的coupon。若是經由網站評選為該T恤的代言人,更可獲得10倍的coupon。這些舉動讓衣服不僅是平面無趣的商品,消費者更賦予T恤語言,直接呈現予其他欲購買的消費者。消費者更能透過分享照片而得到實質利益,而由於消費者得到的coupon只能用於Threadless網站,不但可以有效地留住顧客,還能讓消費者與商品間的關係更加緊密結合。

全球IT競爭力 台灣跌到15名

更新日期:2009/09/18 15:37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台灣引以為傲的IT產業,全球競爭力竟然大跌!經濟學人EUI發布2009年全球IT競爭力大調查,結果台灣排名從去年僅次於美國的第2名,大跌到第15名,一口氣跌掉13名,而且排名落後新加坡和日本,仔細研究調查細目,發現台灣在IT基礎建設和政策支持,得分只在及格邊緣。


華碩EeePC改寫筆電市場,宏碁創新不斷,台灣IT產業,傲視全球,但競爭力出現危機了嗎?

經濟學人2009年大調查,美國蟬連冠軍,芬蘭搶了台灣去年的亞軍寶座,第9名和第12名的新加坡和日本搶下亞洲最佳表現,台灣大跌到第15名,比南韓和中國好一點,但台灣IT競爭力竟然從全球第2名掉到第15名,大跌13名。

有一說是今年研發環境項目計分方式改為每100人實際申請和通過專利數目,嚴重影響台灣積分,經濟部也認為,台灣專利申請考量市場,因此多集中在美國,的確影響排名。

抽絲剝繭看台灣的評分項目,計分方式改變的研發環境,台灣59.1分,其實在全球排名第7,和去年相比小退步,但仍亮眼,人力資源項目也排第7,但問題出在比重高達20%的IT基礎建設這一項,台灣得分低,排名掉到20名之外,加上IT政策支持這一項及格邊緣,也被踢出20名之外,兩個項目明顯和政府政策有直接關係。

反觀取代台灣,拿下亞軍的芬蘭競爭力大躍進,關鍵就在於政府領軍和民間大力支持研發,砸重金扶持企業發展網絡規模經濟,NOKIA從手機準備轉型為IT服務,背後推手就是芬蘭政府。

電子時報總經理黃欽勇指出,台灣面對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所有的產業鏈都被拆開來,各做各的,在觀念性部分一直在降低成本,而不是把整個系統都串聯起來,變成一個可以創造價值的價值鏈,這是台灣產業最大的問題。

台灣IT產業明年競爭力能不能重回全球前3大,新內閣得更有智慧。(新聞來源:東森新聞李怡慧、葉佳靜)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加強海西經濟區建設 邁向兩岸雙贏局面(二)

肆、以海西經濟特區為試點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


二○○五年上半年國民黨組團訪問大陸,在兩岸開放、交流、合作、互惠的理念下,與大陸當局達成多項經貿合作共識,如台商保障協議、台灣農產品登陸、客貨包機、大陸同胞赴台觀光、開放服務業、台胞至大陸便捷化、兩岸建立共同市場等,這些共識,尤其是「兩岸共同市場」,若能具體實現,當有助於兩岸經濟的良性互動。

「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是比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或建立關稅同盟(Custom Union)更高形式的經濟整合,自由貿易協定是簽署雙方互相撤除商品及貿易之障礙,而關稅同盟進而對外採取一致的關稅政策及貿易措施,至於共同市場則是包含前兩項之外,再加上區域內各生產要素自由流通。兩岸若能合作建立共同市場,不但可使兩岸的經濟交流加深,同時有利於增進兩岸關係的和諧,對於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有相當大的助益。然而,兩岸間建立共同市場需要一步一步從FTA 及關稅同盟做起,這需要時間及耐心協商,絕非一蹴可幾。因此,兩岸當局可從建立「海西經濟特區」作為試點,作為未來兩岸建立共同市場的基礎。

大陸在其<十一五計劃中>提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成立「海西經濟特區」,這是一個互惠雙贏的局面,兩岸應發揮智慧,促其早日具體實現。大陸福建與台灣僅隔台灣海峽,地緣最接近,並且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祖先是來自福建,血緣最接近,語言最相同,當地講的普通話即為台灣講的國語,而閩南地區講的方言即為台灣所講的台灣話。福建當地的氣候環境與台灣相近,且文化、信仰(媽祖)相同,且是兩岸交流(探親、貿易投資)最早地區,況且兩門(金門、廈門)、兩馬(馬祖、馬尾)已全面小三通。在這些有利的條件之下,「海西經濟特區」可以成為兩岸共同市場的「試點」,台閩先行,應該可以事半功倍。

就這點而言,台灣當局應站在繁榮台灣經濟的立場,積極與大陸協商,將「海西經濟特區」建設成為全世界進入中國大陸的門戶(Gateway to China),必當有助於兩岸的經濟發展。而中共中央方面應對福建優先支持經費、人力並給予試點法規,積極協助特區建立。

伍、海西經濟特區的具體實踐內容

至於「海西經濟特區」的具體內容方面,兩岸可以從「農業特區」、「產業特區」、「服務業特區」及「金融特區」等各方面做起。

一、 建立海西農業特區:

大陸目前農業發展面臨的「三農問題」相當嚴重,在這方面,台灣擁有豐富的發展經驗,但大陸整體的農業問題不是成立少數幾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就能解決,它涉及農業整個配套的制度,包括農業生產技術、農產運銷、批發市場、農業推廣、農民教育、農業信用等。

二00六年十月十七日由國共兩黨共同舉辦的「兩岸農業合作論壇」於海南博鰲閉幕,雙方達成七項共同建議,為兩岸農業合作奠下了基礎,未來大陸三農問題指農業發展、農村建設及農民生活問題。

第一,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實現雙贏。兩岸農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整合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兩岸應結合雙方的農業優勢,相互扶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

第二,歡迎台灣農民、農民企業到大陸投資興業、大陸方面支持台灣農民,台灣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台資農業企業參與大陸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可在福建開闢「農業特區」,由台灣的農會組織帶領一群有經驗台灣農民及相關配合組織負責投資與經營發展,並在成功之後,將經驗推廣到大陸各地農村。

二、 建立海西產業特區

當前兩岸製造業的合作模式是台灣出口機械設備及零組件至大陸,而大陸經過加工組裝再銷往日本、歐美等主要消費市場,這樣的「產業供應鍊」若能進一步強化,建立兩岸「產業經濟特區」當有助於兩岸產業的合作並提升雙方的國際競爭力。

在「產業經濟特區」內,大陸當局應進一步提供各項優惠措施,如降低關稅或甚至零關稅、以及提供研發及出口的各項優惠措施。兩岸在「產業經濟特區」內並可共同推動產業標準,加強研發,以大陸基礎科技加上台灣應用科技及商品化能力,必能將「產業經濟特區」發展為研發及製造基地,將福建發展全世界的電子、機械、化工等產業的重鎮。

三、 建立海西服務業特區

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將屆滿五年,許多服務業就要對外開放,而港澳已在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下,先進入大陸市場,取得先機,這對台灣的服務業在大陸的發展而言甚為不利。大陸福建若能先對台灣服務業開放,建立海西服務業特區,必能強化兩岸經濟合作,可有突出效果。至於在文教交流與融合方面,具體作法有:

第一,中共中央補助福建地區大學與台灣地區大學辦理學術交流及師生交流;

第二,兩岸加強學術合作、定期舉辦學術交流研討會等;兩岸合作,共同進行閩南語、史之研究及宗的建設,在專案審批、面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支持、通關檢驗檢疫便利等方面完善扶持政策,努力提供優良的生產和經營環境。對兩岸農業合作專案提供融資支援。

第三,採取措施,保證台灣農產品輸入大陸快速通道順暢。大陸方面將進一步的完善輸入台灣農產品的“綠色通道”。同時,呼籲台灣方面建立農產品行銷大陸的快速通道,採取直航方式以縮短運輸週期,爭取時效,減少業者的損失。

第四,繼續幫助台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大陸方面將進一步的研究並及時宣佈擴大開放台灣農產品的准入政策。對其中部分農產品實現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的優惠政策,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推動。加強和規範進口台灣農產品的管道,減少台灣出口企業的風險。

第五,維護農產品貿易的正常秩序,大陸方面將加強市場結構管理,對假冒臺灣產地水果進行銷售的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大陸方面歡迎臺灣農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在大陸按規定注冊商標,對於假冒臺灣農產品注冊商標的行為依法予以處罰,維護臺灣業者的利益。

第六,推動構建兩岸農業技術交流和合作機制。雙方努力促成兩岸民間團體就有關臺灣農產品和農業技術輸入大陸所涉及的貿易、糾紛、知識產權及智慧產權,保護原產地認證、檢疫檢驗技術標準等問題進行協商。

第七,推動建立兩岸農業安全合作機制,支援兩岸民間農業組織就傳統病蟲害、重大病疫、基因食品與農產品污染等農業安全問題進行探討。

四、 建立海西金融特區:

大陸在政策面對外資金融業進入是持肯定態度,例如,由「十一五計劃」中,提到「加快金融體制改革」,顯示大陸要積極輔導金融業發展並鬆綁外商投資大陸金融業。同時該計劃中提到「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規範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金融組織,探索和發展農業保險,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希望建立農業金融業,來協助解決其「三農問題」。這顯示大陸在政策面是歡迎外資金融業赴大陸投資。

但是在實務面,外資金融業的進入門檻卻頗高,例如,外資金融機構赴大陸設立獨資或合資銀行,總資產要超過一百億美元。且對控制股份比例多所限制,入股比例上限20%,以致外資金融業者無法自主獨資經營金融業。例如,二00五年七月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投資建設銀行5.1%股份;匯豐銀行佔中國交通銀行19.9%的股份,均無法掌控實際經營權。

然而,港澳金融業卻因CEPA 而有不同待遇,除提早進入大陸市場,享有先佔優勢之外,進入之條件也比外資金融業優越。未來台灣金融業要順利登陸,必須要求大陸當局比照港澳,給予優惠待遇。

另一方面,既然大陸在其<十一五計劃中>提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建議大陸當局擴大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範圍,讓台灣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都能藉由此經濟區而進入大陸市場。關於台灣金融業赴大陸投資所面臨的問題,依各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分別來討論:

1. 銀行業

依大陸法規,第一,台灣金融業赴大陸銀行設立獨資或合資銀行,總資產要超過100 億美元,而設立分行總資產要超過二百億美元,門檻過高,遠遠超過依港澳CEPA 規定的六十億美元。第二,外資金融業若以合資方式進入大陸城市商業銀行,僅能持有股權比例20%以下,參股比例低,無法參與實際經營。

因此,建議大陸當局:第一,以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為試點,開放台灣金融業設立分行或子行。第二,比照港、澳,將門檻降為六十億美元。第三,放寬台灣金融業持有城市商業銀行股權比例至50%。第四,允許台商比照協和詳見中共<十一五計劃>。

2. 保險業

保險業包括財產保險(產險)及人身保險(壽險),有所謂的「532 規定」,即最低總資產50 億美金、30 年以上設立時間、2 年代表處。然而,台灣產險公司最大者之總資產亦達不到五十億美元之門檻,且事實上產險公司之經營亦無須那麼多資產,且港澳CEPA 規定,產險公司之資產額可以集團合併計算。

因此,建議大陸:第一,對台資產險及壽險公司比照港澳,可以集團總公司,包括產、壽險,併計資產。第二,對於壽險,大陸規定須合資,而外資股權比例直接加間接不得超過50%,但是對於外資壽險業而言,50%股份的合夥方很難找。因此,建議大陸當局放寬台資壽險業者持股比例。第三,大陸規定壽險規定必須與國有企業合資,但國資會對國有企業經營績效是三年考核,然而壽險公司通常無法三年內獲利,導致國企不願合資。建議大陸應該放寬台資壽險業者合作對象不必限國企,或對國企投資壽險者不必三年考核。

3. 證券業

首先,目前台商赴大陸投資證券業需兩地金融監理當局簽署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然而,兩岸間協商管道尚未恢復,簽署MOU 的困難度極高,致使台灣證券業赴大陸投資根本不可能。

其次,台商若外資以合資方式進入大陸證券業市場,持股比例不得超過33%。若投資基金,則單一外資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全體外資不得超過25%,持股比例低,無法實際掌握經營權。

第三,關於外資證券商承做之業務範圍,在經紀部分,可從事除A 股外之股票經紀;在承銷部分則沒有限制;在自營方面,則是除B 股外均能自營,經營業務範圍受到限制。

因此,建議大陸當局:第一,兩岸官方簽署MOU 相當困難,建議雙方証交所或是由雙方公會簽署。第二,建議大陸當局提高外資證券商的持股比例,由33%提高至50%。第三,建議大陸當局全面開放外資證券商的經紀、承銷、自營業務範圍,亦可從事A 股經紀及B 股自營。

除上述意見之外,兩岸金融交流合作還有以下方向:

第一,台灣有舉世獨一無二的票券業,自一九七六年迄今已有多年經驗,A 股為中國大陸上市股票的一種,又稱社會公眾股,提供大陸境內人民投資的持有的股票,交易幣別為人民幣。外資證券商不能經紀A 股,即不能承做大陸人民買賣A 股的經紀業務。B 股為中國大陸上市股票的一種, 原本只提供境外投人以外匯(如美元)買賣,B股股價卻因此被低估。後來在2001 年2 月26 日開放大陸境內人民購買(以外幣交易), B 股因大陸人民瘋狂搶進, 造成B 股的飆漲。外資證券商不能自營B 股,即不能以證券商的名義買賣B 股。

可發揮融通中小企業資金功能,亦可成為貨幣市場工具之一。台灣從事票券業的經驗,可以協助大陸成立票券市場,解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問題,且對台商中小企業融資有一定的助益。所以,建議大陸允許台灣金融業投資設立票券金融公司。

第二,兩岸金融證照相互承認:兩岸均為WTO 會員,未來希望兩岸相互承認證照或建立轉換機制,以利台灣金融業人員能赴大陸承做相關金融業務。

陸、結語

隨著全球化發展,兩岸經貿合作已經勢在必行,中山先生的「開放」、「交流」、「合作」、「互惠」思想已成為兩岸未來整合的指導方針。

在全球經濟這個大棋盤中,台灣若僅是一個孤島,在全球經濟的地位將會大大的降低,但是台灣若是能成為全世界進入中國大陸的門戶,台灣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將會大大地提升;而中國大陸有了台灣作為門戶,再在加上台灣企業的資金、技術及國際行銷經驗的挹注,經濟自當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經濟與文化交流是化解兩岸政治僵局,拉近兩岸關係的潤滑劑,因此當前兩岸應擱置尚無共識的政治爭議,優先發展兩岸經貿及文化交流,而福建與台灣具有地緣、血緣及文化等密切關係,應該充分發揮此一優勢,在兩岸交流中扮演先鋒的角色。

建議大陸當局,擴大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範圍,讓台灣農業、產業及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都能藉由此經濟區而進入大陸市場。台灣方面也應解除不必要的管制,讓兩岸經貿交流能順勢而為,造福兩岸廣大的黎民百姓。

本文發表於95.11.01 大陸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四○周年系列活動「孫中山思想研討會」,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加強海西經濟區建設 邁向兩岸雙贏局面(一)

高級助理研究員 鄧岱賢


壹、前言

國父 孫中山先生是海峽兩岸中國人共同推崇的偉人,一九四○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1。中山先生終其一生,為促進中國之國際地位、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平等,使中國永久適存於社會而奮鬥,甚至到其臨終,仍念念不忘要「和平、奮鬥、救中國」。今年是中山先生誕辰一四○周年,此時此刻福建省各界隆重舉辦系列紀念活動,並且集合兩岸學者專家於福州,探討中山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格外具有歷史意義。

中山先生一生的著述相當多,其中於一九二○年以英文發表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國際共同開發中國實業計畫),希望藉由國外資金、人才及技術來共同開發中國。然而,這個以「開放」、「交流」、「合作」、「互惠」為內涵的計畫一直未能實現,直到一九七九年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這樣的經濟發展理念才展露曙光。

自改革開放後,大陸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成長,不但依循中山先生所定的原則2,吸引大量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成為世界製造工廠,並且於二○○一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進一步開放市場,成為世界主要消費市場。

在兩岸經貿往來方面,二○○五年上半年,中國國民黨連戰主席及江丙坤副主席等政治領袖先後訪問大陸,也是在兩岸「開放」、「交流」、「合作」、「互惠」的理念基礎上,與大陸當局達成了若干共識,為兩岸未來的和平、穩定、發展奠定了新契機。

本文從近年來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談起,進而說明兩岸經貿現況,接下來提出兩岸以「海西經濟特區」為試點,進行各項農業、產業、文化及金融交流的具體合作內容,最後是結語。

貳、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近年來國際經濟情勢快速變遷,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資訊及科技發展迅速:

由於電腦資訊科技的發達,再加上交通、網路的便捷化,促使全球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企業必須隨時掌握日新月異的生產技術,並且善用其他國家的生產資源,建立全方位、跨國際、以顧客服務為導向的生產經營網路,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生存。

二、 新興經濟體持續投入其生產能量:

新興經濟體如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等3國家,相繼實行對外開放的經貿政策,將其廣大的土地、廉價的勞動力、豐富的自然資源,投入了世界生產行列之中。這些新興經濟體吸引了大量FDI 投入,使全世界生產活動向這些國家遷移。未來這些地大物博的國家將持續釋放出更多的生產資源,各國總體經濟發展策略及個體企業經營方針必須善用這些新興生產資源,成為自身經濟發展的助力。

三、 新興消費市場出現:

這些新興經濟體在經歷多年的高度經濟成長之後,其國內的消費市場也逐漸蓬勃發展,由於人口眾多且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增加,未來將成為全球跨國企業競相爭取的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在過去幾年,國際大型奢侈品公司已在中國大陸開設超過三百家店面,外界預測到二○一一年,大陸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4。各國政府及企業必需調整經營方向,抓住這些新興市場的未來商機。

四、 經濟區塊化的廣度及深度增加:

自一九九五年WTO 取代關稅既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以來,全球貿易自由化雖然尚未完全實現,但是小規模經濟區塊化的潮流卻是風起雲湧。截至二00五年九月,正式向WTO 通報的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等區域經貿安排已達三百三十四個5。目前歐洲的歐盟(European Union, EU)、美洲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形成了兩大區塊。而亞洲的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也積極向自由貿易區推進,並且擴及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印度,形成所謂「東協加四」,甚至於二00五年十二月於吉隆坡召開「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 EAS),發表「吉隆坡宣言」,把紐西蘭及澳洲也拉進來,走向「東協加六」。未來這些形成區塊化的經濟體將會逐漸加深經貿合作的廣度及深度,而不能融入這些自由貿易區的經濟體及其企業,國際競爭力將會被削弱,會有被邊緣化的危機。

因應上述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個別國家的經濟發展及個體企業的經營策略都要隨時調整,否則就會被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所淘汰。企業要能夠掌握這個趨勢,才能提昇國際競爭力。困守某個地區,不知將眼光放遠、觸角伸長,只會逐漸被國際市場所淘汰。

參、兩岸經貿往來現況

在此國際經濟情勢變遷之下,台灣已不可能再繼續依賴代工組裝之製造業來發展經濟,必須一方面要轉型經濟結構,朝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方向發展,除了持續提升製造業的技術水準之外,亦需發展知識型服務業(Knowledge-based Service Industry);另一方面,傳統勞力密集產業需要用大量人力,已不適合在台灣生產,政府必須依「比較利益」的原則允許其對外投資,讓企業能將不同功能作業移至土地及勞力成本較低的國家,以求繼續生存發展。職是之故,大陸與台灣地緣接近,再加上語言相通,自然而然成為台灣企業海外生產基地的首選。

自一九七九年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兩岸開始透過香港進行間接貿易,一九八○年代末期,由於我政府大陸政策的開放,兩岸貿易大幅增加,台商登陸投資亦逐漸加溫。

近年來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其具體特徵有:第一,兩岸貿易成長快速。依行政院陸委會估計,二○○五年台灣對大陸貿易總額成長16.2%6,台灣出口至大陸成長金額成長15.0%7,自大陸進口成長19.7%8。而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依台灣統計,由二○○四年的三百二十一億美元億成長到二○○五年的三百六十二億美元,成長率為12.8%。若依大陸方面的統計,兩岸貿易逆差由五百一十二億美元成長為五百八十一億美元9,成長率為13.5%。

第二、兩岸互為重要貿易伙伴。依行政院陸委會的估算,二○○五年台灣與大陸貿易總額為七百六十四億美元,超過台日貿易總額及台美貿易總額,大陸為台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二○○五年台灣對大陸出口金額為五百六十三億美元,超過台灣對香港的出口金額及對美國的出口金額,大陸為台灣的第一大出口地區;二○○五年台灣對大陸進口金額為二○一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及美國,大陸為台灣的第三大進口地區。而由大陸方面的統計資料來看,二○○五年台灣為大陸的第七大貿易夥伴10、第四大進口來源地11及第七大出口市場12。

第三、兩岸生產關係互補互利。依兩岸貿易的商品結構來看,台灣對大陸出口金額排名的前六位,依序為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器用具及其零件、光學照相等儀器及其零附件、塑膠及其製品、鋼鐵、有機化學產品13。這些設備及零附件輸往大陸經過加工之後再銷往日本及歐美等主要消費市場,兩岸在產品生產上是互補互利關係。

第四、台商投資大陸熱絡。從過去到二○○六年六月底為止,台灣對大陸投資占其對外投資的54.03%14。且台商的投資產業逐漸偏向電子高科技等領域,例如二○○六年一到六月台灣在大陸投資生產電子及電器產品製造業佔台商總投資金額的22.4%15,尤其是技術資金密集型的大項目,而且上市公司及大企業已經成為投資主力,足見大陸地區在台灣大企業心目中的重要性。


由兩岸密切的經貿往來可知,兩岸若能擱置雙方尚無共識的政治爭議,務實發展經貿往來,必定可以創造兩岸互惠雙贏的局面。因此,兩岸應由經貿切入,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而這在世界各地不乏先例,如歐洲經過五十年的和平發展,由建立煤鋼共同體的經濟組織開始,逐漸發展到現在的歐盟組織即為顯例,既消除彼此的對立敵意,又創造經濟發展契機,可以給兩岸未來提供很好的啟示。

海西特區的商機有多大?(萬寶周刊824期)


◎劉珉村

去年四川大地震時,台灣人踴躍捐款救災,風水輪流轉!這次「八八劫」,台灣南部遭受莫拉克颱風重創,來台參訪的福建省副省長陳樺以「福建紅十字會會長」的名義,率先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給台灣紅十字會,捐款只是小插曲,後來中國海協會共18個單位8/12捐將近5億台幣更多。福建經貿考察團代表產值將近1.9兆元人民幣的「海西特區」商機,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焦點!



海西十措施拉攏台商

8月10日陳樺宣布對台釋出「福建省加強閩台交流合作的十條政策措施」,首要重點就是將設立福州(平潭)綜合試驗區,方便台灣商品的進出和享有海關特殊監管待遇;此外,也將開放台商參與20項重大公共建設,並鼓勵福建企業來台投資,目前已進行具體規畫,待中共當局批准後,未來將會逐步推動。就在同一天,她也專程拜訪台塑集團掌門人王文淵,大力推銷海西經濟特區,希望台塑集團能擴大在海西經濟特區的投資。雖然已在寧波有石化廠的台塑集團意願不大,但台塑體系外的7家業者對於要福建泉港石化園區相當有興趣,目前正在協調合組公司以便進行進一步合作。
「海西特區」全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建省為主體,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東與台灣、西與廣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周邊涵蓋了浙江、廣東、江西3省的部分地區,合計人口約6000~8000萬人。2008年海西特區的GDP產值達到1.89兆元人民幣,年增率為12.6%,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3.6%;其中光是福建一省,2008年的GDP產值就有1.08兆元人民幣,連續7年有2位數的成長,在GDP、人均GDP、財政總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其增長速度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是近年來大陸發展最快速的地區之一。根據大陸當局預估,海西特區到2020年的GDP產值將上看4兆元人民幣,被譽為是大陸經濟成長的「新引擎」。

大陸當局力挺海西特區

以地理型態而言,福建省山多人稠、可耕地少,交通條件的阻礙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因此,福建省自2004年以來不斷致力於推動海西經濟特區的發展,並於2006年首次納入「十一五規畫綱要」;2007年在中共17大報告及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政策目標逐漸明朗化。今年5月初,大陸國務院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宣示加快建設海西特區,並規畫建設北京至福州、昆明至廈門的高速鐵路,目的是將海西與長江三角、珠江三角區域串連,甚至提出建設海底隧道連結台灣和福建的大膽計畫。 這是中共當局首次推出政策明確支持海西特區的建設,意義重大。


緊接著,5月16日登場的「海峽論壇」中,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宣布「8項惠台措施」,包括推動大陸企業赴台投資、擴大對台產品採購、推動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等,海西特區也被列為重點發展區域;王毅指出,目標是將海西特區營造為金融、物流等產業兩岸合作基地,朝向與台灣互為經濟腹地發展。此外,為了加強兩岸資本市場的互動,福建省也計畫引進台灣的櫃檯交易機制,在當地成立「兩岸股權櫃檯交易市場」,鎖定兩岸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資本流通的市場。

台灣中概、科技業具優勢

海西特區對於台商的利基點在哪?首先是對於基礎建設的需求孔急,在福建設廠的水泥業者將是首要受惠者,國產和台泥在福建都有設水泥廠,且陸續接獲高速公路等發包訂單,已實質參與當地建設工程。在占中國GDP 1.5%以上的汽車業中,台商也沒缺席,中華汽車在福建轉投資的東南汽車,上半年總銷量年成長達42%;輪胎大廠正新透過子公司廈門正新轉投資2000萬美元,計畫在廈門集美區籌設一座試車場,積極擴展版圖。


台灣的科技實力,也是福建省亟欲拉攏的目標。鴻海投資的廈門光電園區,未來計畫與高雄軟體園區連結,並成立轉運中心,旗下的群創也配合母公司政策,在廈門的投資將倍增至1億美元,挑戰面板雙虎的地位。甫於8月初赴海西特區參訪的經濟部官員也表示,台灣的LED照明、無線網路與車載資通訊等3大產業,可與大陸業者合作發展,尤其LED是兩岸政府推動節能政策的核心產業,無線網路也是福建打造「無線城市」的重點建設項目,未來想像空間很大。

金融發展潛力最大

金流往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福建省也加速成為兩岸金融合作的前置平台,由於海西特區肩負振興當地經濟及對台工作的使命,未來對岸當局來台尋求合作的態度將十分積極;而台資金融業具備提供金流及政策指標的要件,先行試點的可能性高,因此金融MOU很可能在海西特區優先試點。國內目前已有國泰金和台壽保在福建設立壽險子公司,富邦金也已在廈門設立銀行,統一證也在福建設立辦事處,將是金融MOU簽訂後的先得利益者。尤其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海西特區的保險市場發展度仍低,市場競爭也沒那麼激烈,台灣保險業挾著多年的發展經驗,未來發展空間不容忽視。

台媒關注大陸"海西特區" 台經濟部門著手研議接招

2009年06月23日11: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陸海西經濟特區“大菜”最近一道道端出來,國台辦主任王毅5月中在“海峽論壇”拋出議題,希望將海西特區營造為金融、物流等產業兩岸合作基地。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在全球不景氣之際,海西到底是前進大陸的敲門磚,還是另一個磁吸效應的開始,台經濟部門已經著手研議。


根據台“經濟部投審會”資料,台商對福建省歷年來投資件數,雖然與上海市、江蘇省相當,但累計投資金額僅56億美元,隻有上海市一半,江蘇省的五分之一,跟浙江省規模差不多。今年前4月,台商對福建投資件數掉到剩七件,投資額僅剩2800萬美元。

但這都是在海西特區計劃公布以前,5月中旬大陸舉辦“海峽論壇”,大陸於論壇前夕公布了“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主張讓福建大膽先行,將海西建設成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區域。

大陸為了促進“海西經濟區”的建設與發展,規劃建設北京至福州、昆明至廈門高速鐵路,希望將海西與長三角、珠三角連成一氣,甚至提出三條海底隧道,連結台灣福建的大膽計劃。

新台灣人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正修形容,部分海西規劃十分“天馬行空”,還看不出哪些是真的,但大陸過去幾次五年計劃的戰略與執行能力,的確讓人刮目相看,加上海西計劃重點扶植產業,如石化業、大煉鋼廠等,擺明向著台灣而來,台灣必須有因應措施。

不過,“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杜紫軍認為,大陸海西特區目前尚未正式定案,其中涉及到兩岸產業競合,“經濟部”方面已著手研究,至於海西特區成立后,台灣可否透過成立台商經貿特區,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先行試點,相關配套則是由加工出口區管理局規劃。

大陸對福建海西加碼投資,福州地鐵將於今年動工,福州與廈門高速公路也動起來,當地台商,尤其是水泥業受惠最大,“海西經濟特區喊了這麼多年,最近也動了起來,”“國產實業”董事長林孝信如是說。

台泥主管表示,已取得福州到廈門高速公路等多處標案,取得水泥供應權,目前積極在福建尋找地點擴建廠區,台泥已和福建莆田市政府簽訂意向書,准備斥資6000萬美元,2年內新建年產能400萬噸的研磨廠及碼頭。

社論-面對大陸海西「先試先行」,台灣準備好了嗎?工商時報 2009-08-29

中國國務院於今年5月正式提出「支持福建海西區若干意見」,其中首次明確提到「在兩岸綜合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下,讓不涉國安的台商投資項目在海西落地。」隨後在7月間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通過了六點「共同建議」,宣示將要擴大兩岸資訊交流。而在這些政策的導引下,做為海西經濟特區首府的福建福州市,則舉辦了首屆的「海峽媒體峰會」,就如何加強兩岸新聞界的交流合作,進行了廣泛的討論。與會的兩岸新聞媒體,並達成簽署深化交流合作框架的協議。


不過,值得關注與探討的,倒不是兩岸的新聞界未來如何深化雙方的交流合作,而是在峰會中曾任中國國台辦發言人的廈門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張銘清,針對這種最新發展形勢所發表的一段談話。他指出,海西經濟特區既然在政策上被允許可以就加速兩岸合作交流的做法上「先試先行」,那麼落實在新聞的交流合作這一塊上,也就不應該只是侷限在低層次的人員互訪、訊息交換,以及爭取互設常駐的記者站,而不妨放大格局思考,譬如研議開放讓台灣的電視能夠在海西區內落地,讓台灣的報紙也能夠直接在區內發行。他強調,這樣才是真正落實了所謂的「先試先行」,也是海西特區想要急起直追必須掌握的機遇。

檢視張銘清的這一番話,以他曾在中央為官的經驗,無疑是較福建的在地官員,更能掌握中共國務院允許福建在相關具體做法上「先試先行」的政策神髓。而的確在中國國務院對發展海西經濟特區的政策明朗化後,眼下的福建各地,可以說是掀起一股熱潮,不論是福建省當局,以至下一層的福州、廈門、漳州、泉州等地方當局,也無不紛紛召開會議,卯足勁來研議如何把握各自與台灣的鏈結優勢,以便搭著海西經濟特區的政策順風車,好讓自己有脫胎換骨的機會。不過,衡平以觀,各地由官方主導的研議事項,儘管也舉著「先試先行」的旗號,但在具體做法上仍嫌保守,反而不若有中央官場經驗,而目前又不在其位的張銘清可以更不受束縛的解放思想,透徹建言。

於此,值得進一步解讀「先試先行」此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決策運作模式。所謂「先試先行」本質上自然是源於對現狀的改革,不過以中國幅員之廣大,各地發展進程的參差,乃至社會總體條件的差異,一項改革措施即使事前經過嚴謹的專家論證過程與周密的規劃配套,但貿然要在全國的範圍內全面推動,不只成敗利鈍難料,甚至可能衍發民怨動亂。因此,就揣摩出「先試先行」的特殊操作模式。如果「先試先行」成功了,自然就可以一點突破全面跟進,而如果失敗了或出現落差,也可以總結經驗,做必要的調整修正,而不致於壞了大局。以歷史的經驗來看,不論是早期推動「三面紅旗」政策,或發起文化大革命,都是由上而下全面啟動,結果卻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在改革開放之後,記取歷史教訓,做法上調整為「摸著石子過河」,再進而成為「先試先行」,其中廣東深圳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就是在「先試先行」的政策導引下取得成績。

正因為有深圳和浦東「先試先行」的前例,這一回以福建為主的二十個市區被劃為海西經濟特區,並准許在具體做法上可以「先試先行」,對海西自然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未來如果張銘清所提的讓台灣的媒體在福建落地、發行能夠成真,其意義將絕對不只在打開台灣媒體前往大陸發展的一扇機會之窗,而是意謂著如果連敏感的傳媒產業經營都可以在「先試先行」的旗子下出現政策性的突破,則可以預見台灣其他各行各業前進海西特區,也將有相當的想像空間。剩下的課題將是:台灣的相關業者,你們準備好了嗎?

除了業者可以抓住歷史機遇加速佈局之外,另外一個要問的是,面對這種可能的新形勢,我們的政府又是否準備好了?其中包括如果因為政策特殊優惠使台灣各行各業一窩蜂前往海西,政府是否應設防以免進一步的空洞化;也包括基於互惠原則,海西產業要求前來台灣,我們又是否有一套「先試先行」的操作模式以資回應。

海峽論壇登場 海西特區惠台

來源 NOWnews 2009-05-17

攸關兩岸經貿的海峽論壇16日登場,論壇中很重要的一個議題就是「海西特區」,這指的是以福建為發展,跟海峽另一岸的台灣完成區域經濟整合和經貿一體化。外界預料,機械、電子與石化產業,將是最大受惠者。


車水馬龍的大陸福建省與台灣只有一水之隔,形成台商分布的聚落,如今規劃成海西經濟區,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就是其中推手之一。現年56歲的習近平,被譽為是胡錦濤的接班人,過去曾擔任福建省省長,並大力推動台商進駐福建。

這一次的海峽論壇,重點就是大陸福建省將成為海西經濟特區,率先試驗兩岸的合作,尤其對台灣企業重點推進機械電子,還有石化產業。從十年前開始發展,大陸福建已經成為多家台資企業的腹地,2008的全國生產總值達到人民幣1兆863億元,連續7年2位數成長,未來海西經濟特區在大陸官方推動下,預料將成為上海之外兩岸三地新的經濟板塊。(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福建海西經濟特區的回顧與藍圖

2020年---臺灣海峽隧道---福州福清—平潭—新竹
2020年---福建泉港區「台灣石化專區」
  • 年煉油量2400萬噸
  • 乙烯裂解300萬噸
  • 中下游產品100萬噸
2017年福建GDP超越台灣
2015年369海峽鐵路網
  • 「三縱」沿海、杭閩廣、浦建龍梅構成
  • 「六橫」北京-合肥-福州-臺北、昆明-漳州-廈門-高雄、衢州-寧德、橫峰-福州、向塘-莆田、長汀-泉州
2015年泛亚铁路
  • 东线: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
  • 中线: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祥云(或玉溪)-昆明
  • 西线: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昆明
2012年納黔高速公路 ,成都到廈門25小時
2012年金門兩岸通水
2012年福建寧德核電發電
2011年廈(門)深(圳)鐵路
2010年廈門太古成世界最大飛機維修中心
2010年平潭島跨海大橋
  • 全长4.975公里
  • 起自福清小山東,跨海壇海峽,終至平潭娘宮
2010年金廈電信海纜
  • 長度約50到60公里
  • 總投資金額約1億人民幣
  • 中國電信、中華電信、 台灣亞太電信
2009.7.11---中國允許 台灣有線電視網路到福建發展
2009.7.6---福建和浙江在莆田和温州筹建“台湾村”和“台北小镇”
2009.7.5---福建漳平將建台灣現代農業觀光休閒中心
2009.6.30---劉勇 :「海西經濟區」不會設置金融特區
2009.6.29---溫福鐵路通車 加速海峽西岸高速鐵路網形成
2009.6.13---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右线贯通
2009.5.28---福建海西經濟特區为ECFA示范基地
2009.5.24---福建投資農業 可享國民待遇
2009.5.19---台壽保 君龍人壽福建分公司獲准設立
2009.5.19---福建永泰县要建设成闽台文化交汇中心
2009.5.18---海交會敲定福州台北港建快速客貨運航線
2009.5.18---台灣石化專區投資2000億台幣落腳福建泉港石化工業區
2009.5.18---允許台灣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設立分支機構
2009.5.15---閩北台商投資興辦武夷山職業學院
2009.5.15---海西經濟區 成為ECFA試點
2009.5.14---兩岸飛越權不必列入協議 定期航班實施即可協商
2009.5.13---兩岸首個合作試驗區計畫設於平潭
  • 距福州128公里,距台湾新竹港68海里=126公里
  • 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278.61平方公里
  • 人口242705人
2009.5.10---温家宝福建考察 要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2009.5.5---中國國務院通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計畫
2009.4.29---福建成立產業發展與政策創新研究基地
2009.4.29---台灣23個縣市 將參展福州「海交會」
2009.4.23---福建擬建構兩岸旅遊集散地
2009.4.21---國臺辦主任王毅來閩調研對臺工作
2009.4.7---福州擬增闢至台中海上客運專線
2009.4.1---福建給台灣金融業 - 超國民待遇
2009.3.23---廈門至漳州跨海大橋主體工程有望五月開工
2009.3.23---兩岸通水 金門最快2012年解渴
2009.3.12---連接福建台灣加強貿易關係中國籌建京台鐵路
2009年1月--台灣人口23,046,177
2008年---台灣嬰兒出生數19萬6486人,出生率千分之8.54
2008.8.25---連接金廈 金嶝大橋年底完成評估
2008.3.9---福建推動對台產業對接
2008.6.19---金門全面擴大小三通
2008.6.9---国务院同意设立厦门海沧保税港区
2008.5.19---對台貿易口岸 福建增開四處
2008.3.28---泉州:傾力打造台資聚集區
2008.3.27---漳州閩臺文化影視城落戶華安縣豐山鎮
2008.1.15---厦门长庚医院试营运
2007年---台灣平均每人GDP 17252美元
2007年---福建國民生產總值9160.14亿人民币
2007.7.18---漳州市成為臺商投資密集區
2007.5.23---福建龍岩將建7個對台現代農業合作示範區
2007.1.15---福建將全面推動兩岸農林業合作試驗區
2006年---台灣平均每人GDP 16494美元
2006年---台灣國民生產總值3660億美元,GDP成長4.4%
2006年---福建國民生產總值970億美元,GDP增長13.4%
2006.11.11---翔安海底隧道快速掘进 2009年年底建成通车
2006.6.9--中國交通部規劃兩岸海底隧道公路
2006.3.5---明確將福建重新定位於「對台特區」
2006.1.19---廈門台灣人 可申辦個體工商戶
2005年---台灣平均每人GDP 16613美元
2005.6.6---臺灣水果在漳州龍海對臺貿易專用碼頭上岸
2004年---台灣平均每人GDP 15156美元
2004年---台灣總體生產毛額(GDP)3400億美元
2004年---福建人口3511萬人
2004.11.9---金門至廈門大嶝的“金嶝大橋”可行性初期方案
2001.1.1---廈門和金門小三通
2000年---福建人口3410萬人
1995---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
1980年---福建經濟總量為台灣的1/40
1952年---福建人口1270萬人
=============
福建對台港口
  • 海上方面:已先後開通福州、廈門、泉州等港口至台灣高雄、基隆、台中等港口的集裝箱班輪航線,及不定期航線共十九條;開通福州、廈門、泉州至金馬、馬祖客運定期航線三條。
  • 空中運輸方面:開通廈門、福州至台北(桃園、松山)、台中客運航線四條
  • 郵政方面:已開通福州、廈門至基隆(馬祖)、金門、台北等三條郵路
  • 快速客貨運航線:福州新港-台北港
  • 福建對台小額貿易口岸:三沙、銅陵、深滬、大嶝,馬尾、石井
  • 福建省台資產業聚集區:寧德三都澳、福州羅源灣、江陰港、廈門灣、漳州古雷半島,三明、南平、龍岩
  • 台灣農民創業園:福建漳浦、福建漳平永福、福建莆田仙遊、福建三明清流、安徽巢湖和縣、江蘇淮安淮陰、江蘇無錫錫山、廣東珠海金灣、陜北武漢黃陂、山東棲霞、四川新津、重慶北碚

海西經濟特區背景與自由時報的負面列陣(2006年)

李書良  2006.04.10  工商時報

中共可能將「海峽西岸經濟特區」列為第一次國共經貿論壇的「大禮」。海西經濟特區的概念早於一九九五年即由廈門大學台研所提出,但直到去年才獲得中共中央重視,並納入「十一五規劃」決議文中。

海西經濟特區的主要戰略目標為「對外開放、協調發展與全面繁榮」,希望連接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換言之,中共中央希望藉由此一規劃,平衡福建遠落後於珠三角與長三角發展的事實。

至於海西在中共對台工作方面的意義,由於福建對台具有特殊的地理、經濟與人文條件,中共可望突顯其政經地位,使其成為「對台工作新平台」。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即提出「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一般認為海西將成為未來中共對台政策的重點工作。


海西區 小檔案/一國兩制 實驗區
(記者羅添斌/自由時報2006.3.25)

「海西區」全名為「海峽西岸和平合作實驗區」,中共計畫把福建省建設為「入出境手續便捷區」、「兩岸事務交流常態區」、「兩岸政治、對台事務談判區」、「涉台事務處理示範區」、「兩岸事務緩衝區」、「兩岸經貿自由區」等,將福建省做為「一國兩制」的實驗區,具有強烈統戰色彩,內涵則是極度矮化台灣。

綜合中共官員談話,中共將在區內試行「台胞參政議政」,福建各級人大、政協留出適當名額給認同「一中原則」的台胞;條件符合的也可出任副縣、區、市長或副省長。

中國海西區 將吸乾台灣產業

自由時報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台灣前行政院長蕭萬長昨日指出,政府對於兩岸經貿交流應以攻勢取代守勢,例如對岸提出「海峽西岸和平合作實驗區」構想,台灣政府可要求中方提出更多優惠,建立兩岸制度性交流及長期經濟整合的契機。但台灣陸委會主秘詹志宏反對指出,北京的總體目標是希望吸引台灣竹科、南科整體產業西移,將傷害台灣整體產業 ,「未來台灣將剩下什麼?」

蕭萬長主張主動出擊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吳育昇昨日舉辦「海峽西岸和平合作實驗區與積極管理」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談兩岸經貿交流。

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呼籲,兩岸經貿交流勢不可擋,政府不能逆勢而為。

蕭萬長認為,福建省對於海西特區十分積極,尤其閩台經濟合作有其優勢,台商可透過海西特區做為跳板,前進長江、珠江三角洲的窗口,建立兩岸經貿合作交流的模式。

蕭萬長也說,除經濟事務外,海西特區也是中國涉台事務的全方位「試點」,包含兩岸通航、匯兌及人員交流等事務,有機會成為兩岸交流的制度、模式,盼行政部門「不要政治思考、主動提出攻勢和平主張」。

陸委會質疑中共誠意

台灣陸委會主秘詹志宏質疑,兩岸最大的問題在於無法展開正常對話,例如台方提出春節包機模式做為未來復談架構,中方不願正面回應,此次北京提出海西特區概念,卻又附帶一中原則,增加更多複雜性。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創新網路「眾包」模擬設計新興概念 讓消費者自己當人文科技創意設計師

2008年台灣的電子商務市場達到2529億元,不僅反映了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的成熟與規模經濟的快速成長,更呈現出電子商務市場激烈的競爭場面。而在競爭中又以商品設計與包裝,成為關鍵性成敗。

當消費者在網路上買到某件不符實際需要的產品時,是否有過這種想法:如果讓我自己來設計會更好?現在這個想法已經開始實現了。眾包(Crowdsourcing)是個創新且還沒有定義的商業用語,指的是企業利用多元性資訊技術平台(MIT),讓消費者利用在閒暇時間參與人文科技的產品設計、內容創作、甚至解決公司商品開發問題,而業主只需提供志願設計者免費的商品展示與詢價機制,就能夠讓志願設計者一夕成名的機會,甚至於能夠在短時間內撮合交易機會。「這是一種有效降低新產品風險的做法。」

眾包正是創新管理大師希波爾(Eric von Hippel)所說的「使用者中心的創新」,也就是廠商不只設法瞭解顧客需求,更讓顧客直接設計或改良產品。但是和那些完全由自願性社團發起的開放源軟體(open-source software)或風浪板色調設計不同,眾包是由企業所推動,並受到嚴格上架管理的電子商務活動。依照希波爾的話:「消費者願意廉價或免費把他們的點子提供給企業,只為了看到自己的點子變成產品。」

據我個人20年的產與銷計畫經驗,在台灣產業不僅是非常傳統產業,更是一個勞力密集的產業,雖然傳統然而產業專業度卻是非常高的,但因屬勞力密集產業所以相關從業人員的學歷都不高,以致於產生了有人力而沒人才的現象,或有具實務經驗能力的專業人才,但仍缺乏管理、行銷、資訊等的相關專業人才。因此;儘管有非常多有心的業者,看到台灣與大陸的前景與商機,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與時間,從事產業的創新技術或商品服務發展。但苦於人力與人才的缺乏,使得台灣現階段產業的發展受到限制。因而,台灣業者或創業者應如何思考創新引介模式,找出新的契機模式,並整合各方資源為台灣產業及個人找到新的出路與發展空間,且必須的努力方向。

例如傳統園藝造景產業引進3DVR網路虛擬實境技術,結合電子商務之商業應用創新服務,建置家庭園藝景觀"虛擬花園"資訊服務網與購物商城,讓景觀園藝、室內設計、營造建築、房屋仲介等等服務人員及一般消費大眾,皆能夠參與園藝造景的產品設計過程,並透過網站「虛擬花園」模擬功能,同步連接電子商務交易與詢價功能,完成採購成本與詢報價作業;對有意建立實體花園的準客戶,該網站功能將提供消費者包括:植栽養護知識、虛擬植物花園、電子購物平台、園藝論壇部落格等功能服務,將園藝造景資源搬進生活與工作中;透過網站,從廣大的消費者那裏收集各種新奇的、前衛的設計創意,參與的準設計師或消費者讓網站會員對各種設計打分,其中得分最高的創意被交給園藝造景公司的專業設計人員,由他們把創意化為現實;並且,由準設計師與消費者的作品,透過專家的意見,更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達成共識與設計風格上的精進,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隨著網路設計軟體愈來愈人性化、價格愈來愈低廉,普通消費者透過網路設計出專業水準的產品,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未來必然會有更多公司設法利用群眾的智慧,「眾包」將是未來的趨勢。由於網路的即時性與多樣化的大型資料庫,消費者可以挑選喜愛的造景材料,可刺激消費者立即性購買意願,運用「眾包」來打造創新的園藝造景產業。預估網站每星期都會受到上百件,來自業餘或專業設計家的設計,然後他們把這些設計放在網站上讓用戶點選打分數與詢價次數;預計每星期有三到五件得分最高的設計圖,會被投入園藝景觀作品推薦與生產製造,然而能不能量產還要看公司是否收到足夠多的準客戶預訂單,只要預訂單達到一定數量的績效,才會正式被排入行銷推廣線,這樣一來,企業等於穩賺不賠、準設計師的作品獲得更多的回響、消費者也能獲得更多的風格比較,這也是在商業應用達到產銷合一的新藍海市場的最佳範例。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大陸內陸與沿海內銷市場環境之比較

據深圳特區報95年7月25日題為「特區不特外資滾滾北流」的報導:自1994年起,已有2,000多家外資企業搬離深圳,其中台資企業已有 33%搬離。三資企業紛紛離開深圳、也帶走了大量資金。流出深圳的資金,至1994年12月底,至少已達200億元人民幣,最多時一個月就流出 20 億元。資金外流,企業搬離,使深圳的工業廠房空置率不斷上升。深圳市的工業廠房空置率達30%以上,至94年底,深圳全市的工業廠房空置面積達255.6萬平方米;尤其以寶安區和龍崗區最嚴重,分別為40%和47.7%。

事實上,深圳這十幾年除了吸收60多億美元的外資外,更依賴其特殊政策,從全國各地吸納了內資660億元人民幣。每個省市、每個大企業,在深圳都有一棟摟。有人形容深圳的繁榮,是依靠全國各地的資金堆起來的。深圳特區成立15年來,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遞增39%,工業總產值遞增 56.3%,外貿進口總值遞增60%,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遞增52.4%。

儘管深圳市的產業導向政策鼓勵高科技產業,摒棄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成衣製造業,但由于各方面的投資因素影響、尤其是勞動成本上升、辦事效率低下以及各類苛捐雜費增加,深圳市的一些龍頭高科技產業,如康佳、京華電子、華強三洋、萬科等,也紛紛將工廠內遷或部分內遷到內陸城市尋找合作伙伴。據稱,遷往內陸地區的,相當部分是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有的還是深圳的利稅大戶。[深圳特區報,1995年7月25日]

1995一位有影響力的台商說:「如果我有內銷管道,就不一定呆在深圳。」在這段報導中顯示,內銷通路的建立與內陸城市成為深圳臺商的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隨著中國大陸對外開放戰略不斷從沿海向內陸推進,內陸城市開發區的建設方興未艾。根據中共國務院關于內陸及沿江開放城市的十條優惠政策,內陸及沿江開放城市均可興辦一個國家級開發區。自1994年中共中央四號文件以來,已有18個內陸省會城市和 6 個沿江城市列為開放城市,享受沿海開放城市優惠政策。在 1995年 5月,第一批武漢、重慶、蕪湖等 7個內陸及沿江開放城市的開發區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年 7 月,國務院特區辦公室又向國務院正式呈報了第二批13個內陸及沿江城市開放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列為國家級開發區的報告,如果這一批能批下來,內陸及沿江城市開發區將達20餘個,數量接近十多年來中國所批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總和。此外,內陸及沿江省份也都從自身實際出發,批准了一批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而言,內陸及沿江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己呈加速發展之勢。然而,內陸城市開發是否真的具備足夠的吸引力呢?根據一篇對武漢開發區建設與發展情況的調查顯示:[海洋、東石,1995年]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94年企業實現利稅2,868萬元,1995年有神龍、萬通、可口可樂等15家企業陸續開工,可以實現產值 5憶元左右。吳家山台商投資區1994年工業產值6.55億元,稅收2,200萬元,上交區財政1,000萬元。廟山、礄口、灄口、江漢等經濟發展區也有部份企業相繼投資,發展趨勢似乎真的不錯。

然而,文中亦提出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與矛盾,其中包括:

1. 建設發展不平衡-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吳家山台商投資區雖然進展快一些,但與沿海的一些開發區相比,在開發建設速度、管理運行機制、招商引資規模、產出效益等方面都存在相當差距。區縣興辦的經濟發展區,有的開發思路、體制設計不甚明晰,有時開發建設緩慢,有的招商引資力度不大,還有的沒有起步。

2. 管理體制不完善-從全市來看,開發區工作缺乏一個總攬全局、統籌協調的領導管理體系,各開發區內的管理體制也尚待進一步理順,有的開發區管委會管理權限末完會落實。開發區與規劃區、控制區、當地政府的行政管理關係不協調,摩擦矛盾較多,開發區對規劃區內缺乏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各開發區之間產業分工也不夠明確,執行政策不夠一致,存在著搶項目、壓地價等現象。

3. 優惠政策不到位-國家批准的兩個開發區的條例雖經地方立法,但具體執行落實還有一定難度。吳家山台商投資區雖然在具體操作中採取了許多優惠辦法,但是沒有“紅頭文件”對開發區的優惠政策予以明確宣布,難以消除外商的疑慮和擔心。市政府 [1992] 70號文件給予區縣經濟發展區的有關優惠政策,由於缺乏配套的實施細則,很多難以落實。

4. 招商引資不理想-有的因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影響了招商引資;有的無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出現了廠房閒置、徵地撂荒苗頭;有的缺乏信貸規模,進區企業難以貸到流動資金,影響了生產的啟動和正常運行;有的洽談了一些項目,但真正進來的不多,難以發揮效益。

顯然,內陸城市開發區也不是全無問題;為進一步了解內陸城市開發區未來可能的發展,茲將其與沿海城市的投資環境,做一比較如次。

一、發展模式

1. 市場腹地

這些內陸城市開發區在地位置上,雖無沿海毗鄰海外的優勢,但有廣闊腹地作市場依托的有利。從對外開放的角度看,沿海城市的技術開發區有著與海外地理位置緊密相連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沿海一些表現得不錯的經濟特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莫不是充分利用了這個優勢而發展起來。如深圳主要是依托香港,珠海依托澳門,廈門福州依托台灣,山東半島、遼東半島依托南朝鮮與日本。對于內陸城市來說,顯然沒有這個優勢。但是,從地理經濟學的角度看,內陸及沿江城市的開發區有其另外有利的一面,就是大都地處區域性中心位置,有著便利的交通,廣闊的市場腹地和較大的經濟輻射面,如重慶開發區依托大四川、武漢開發區依托武漢經濟圈。這種廣闊的市場腹地和經濟輻射面,意味在內陸城市的開發區有著較大的經濟潛力和發展前景,這是內陸及沿江城市辦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別於沿海城市的一個十分有利的條件。

2. 內地靠經濟基礎沿海靠外資

內陸城市的開發區在經濟基礎上,雖無沿海直接大量利用外資的便利,但有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作支撐。沿海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開發建設資金來源上,充分發揮了他們毗鄰海外,且海外胞屬多的優勢,大量吸收利用海外資金進行大規模建設,而且,一些沿海城市的開發區直接得到海外華人大財團的支持,如香港巨商霍英東對深圳、台灣工業巨子王永慶對福州廈門、世界級船王包玉剛對寧波等就是突出的典型。

作為內陸城市來說,儘管在開發區建設上,也廣泛利用外資,但無論從數量或質量上,都難以與沿海相匹敵,但是,與沿海相比,內陸城市自身的經濟基礎遠比沿海城市開放起步的時候強。在過去幾十年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時刻準備打大仗」思想的影響下,大陸在產業布局上長期以來輕沿海、重內地。在內地中心城市設置大批國有大中型企業,甚至在深山溝的「大三線」也擺了大批當時屬于國內高精尖的軍工項目。以黃石為例,「一五」、「二五」相繼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地區,現有大中型企業60多家,其中有全國十大特鋼企業之一的大冶鋼廠、十大鐵礦之一的大冶鐵礦、十大有色金屬公司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屬公司、十大水泥企業之一的華新水泥廠等等,這些企業的存在為黃石的對外開放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因此,內地城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儘管外來的因素不如沿海,但自身的經濟基礎卻好于沿海。

二、人力資源

內陸城市開發區在人力資源的素質上,雖無沿海人市場觀念、開放意識強,但專業技術水準比較高,勞動力素質比較好,客觀地說,沿海人,尤其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對市場經濟的熟悉程度,對國際通行的商務慣例的熟悉程度,以及對外開放的意識比內地要強得多。懂外語,會辦「洋務」的人也比內地多得多,盡管這幾年強調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內陸城市人們在克服內陸意識,破除計劃經濟傳統觀念束縛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與沿海人相比仍差距很大,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內陸城市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勞動力素質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內陸城市的專業技術人力資源是幾十年來隨著城市的產業特色而形成的,因此,從整體素質,隊伍總量等方面看,有著較強的實力。以黃石為例,30萬產業工人隊伍中,專業技術人員就有8 萬多,占 26%,這是沿海城市開放起步階段所難以企望的。

此外,從勞動力構成看,沿海開放城市由於過去基礎差、經濟發展過快,大量勞動力是外地勞工;而這些外地勞工往往都來自經濟最貧窮、文化最落後的山村,其文化素質、技術素質低。而內陸城市文化教育基礎奸,勞動力隊伍的文化層次較高,而且較高文化素質的勞動後備力量充足,這對于內陸城市開發區的建設無疑將產生重要影響。[王志超、王見祥,1994年]

三、未來的展望

由于中國各地均已改革開放,沿海特區的政策優勢正逐漸喪失。再加上勞力成本及土地成本的大幅提昇,使得,大部分沿海特區必須增創城市功能新優勢,突出抓住國際性城市功能的建設,使其硬體與軟體都能與國際城市接軌,除此之外,繼續發展“以先進工業為基礎,以第三產業為支柱”的產業格局,以增創產業新優勢。

以深圳為例,深圳將充分發揮毗鄰香港的優勢,進一步發展與香港的經濟關係。具體地說,就是實現在產業上與香港的接軌。其中包括重新研究深、港兩地的產業布局、比如現在深圳與香港的往來,主要通道是羅湖和文錦渡,過往的車輛每天達2.8萬多輛。為此,已準備開闢西部的第二通道,也就是在蛇口與香港的元朗之間修建鐵路公路大橋。將來可能改變香港、深圳“前店後廠”的關係,使深圳與香港結合為一體而達到互補互利、共同發展。

就內陸城市開發區而言,由於具備廣大的市場和輻射面,再加上較優惠的吸引外資條件,如內銷比例、較低的成本等,勢將吸引部份以內銷市場為目標的外資企業前往投資。然而,由於行政管理及意識形態仍需一段時間才能改變,對政策的解讀也和沿海有所差距,因此短期內仍存在部份壁壘。不過,以大陸改革開放的步調,內陸城市的遠景是可以預期的。以此次訪問武漢為例,武漢市政府的台辦因接觸臺商的頻次較高,觀念被影響的程度相對於省台辦為高,因此,省市台辦之間對臺商的處理態度有明顯的差異,相對的兩者間也存在某些矛盾。可以預期的是,當外商到湖北省投資發展到一定程度,省台辦的作法與觀點肯定會有所變化,這種由點至面的觀念改革正在大陸內陸開發城市及其週邊鄉鎮不斷著醞釀,而改革的腳步也正在加速中。而外商要立足內陸開發城市,可能需要有充分的耐心及後續力,因此「三七步」的投資態勢,三分在前、七分在後;只投入三分資源於目前的內陸城市,而保留七分實力以維持後續發展,是較佳的策略。

隨著中國大陸對現有行銷通路的逐步轉型,及經濟不斷的由沿海往內陸發展,一個以內銷市場為主的投資氣候也正在形成中。然而,這些規範不完整的內銷市場,奇特的現象頗多,其中值得進一步觀察的是品牌的建立與延伸,亦即所謂名牌效應。

大陸內銷市場思維、消費革命、行銷理念及3C模式來分析大陸內銷市場結構

一、大陸內銷市場三大思維

(一)「大陸型經濟結構」而非「海洋型經濟結構」

中國大陸是大陸型經濟型態,與台灣海洋型的經濟結構不同。一個海洋經濟要進入市場時,有許多的行銷組合可供採行,例如:在促銷組合中可透過「公共報導」、「促銷活動」及「廣告」來進行。可是在針對大陸市場時,由於大陸幅員廣大,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出市場知名度,就有賴於大眾媒體,所以當國際知名的跨國企業,看準大陸市場時,往往大眾媒體就是其最依賴且迅速打知名度最好的工具。

而隨著企業間競爭加劇及國營企業自主權的擴大,在廣告費用方面,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三年之間,「中國青年」報整版的廣告費由四萬元提高到七萬元。因此可以發現進入大陸時,如果所採取的策略是較為遲緩且沒有借助大陸媒體強勢促銷時,則弱勢品牌必須付出更多的促銷成本。

例如在天津、北京地區知名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康師傅方便麵,進入大陸市場時藉由廣告擄獲廣大消費者的心,由於當時大陸正好播放台灣連續劇「星星知我心」。因此,該公司請台灣的廣告公司設計,以歌星吳靜嫻為主的一系列廣告。

所以搭配大陸的連續劇,加上強勢媒體播放,康師傅方便麵很快就攻入市場。不過這家公司的主管表示,從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四年,中央廣播電台媒體的成本已經成長八倍,從這數據中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震撼,也就是弱勢品牌如何來掌握促銷成本優勢的觀念。因此,大陸由於幅員遼闊,所以不能用海洋型經濟的觀點來對待,而是必須藉由媒體,很快的在大陸十二億人口中建立知名度,這才是最佳的工具。

(二)「異質市場結構」而非「同質市場結構」

台商至大陸投資不能將大陸當作同質市場來對待,應該將大陸當作異質市場。大陸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瀋陽,這些城市在媒體的使用上就有很大的差別,依商業周刊﹝民84﹞之調查研究顯示,在報紙方面,北京地區有百分之五十七‧三的人看「北京晚報」;上海地區近百分之八十的人看「新民晚報」;廣州

地區有百分之五十六的人看「羊城晚報」;成都地區有百分之八十三的人看「成都晚報」。

從上述數據中可看出,大陸沒有一個報紙可以在任何一個區域內獨占鱉頭,因為大陸有所謂的區域概念。因此,進入大陸要善用媒體時,就必須與當地的消費行為配合,如果用錯媒體則效果就無法達成。再從電視的觀點來看,北京地區收視最高的是「北京電視台」第一台及「中央電視台」第一台;上海地區是「東方電視台」及「閉路電視」,由這可發現上海地區受到外來企業的影響,收視閉路的行為慢慢在增加;廣州地區最喜歡收看的電視台則為「香港台」及「有線電視台」。從這裏就可以知道媒體收視習慣的差別,由這些媒體收視情況的差別就知道並不能以同質市場來處理大陸市場,而是要用異質市場來處理大陸的市場,如此,才能真正善用正確的媒體。

從廣播電台方面做分析,北京地區最常聽的是「北京音樂台」;上海地區為「東方台」;廣州地區為「廣州電台」;四川成都地區為「四川經濟廣播電台」。由此可以發現,大陸幾個大城市裏的聽眾其市場區隔相當明顯,所以一定要提供一個「溝通的管道」。

在企業競爭的過程中,與消費者溝通的通路就是決定一個企業成敗的重要因素,既然溝通的管道是這麼重要,那麼就要掌握正確的溝通管道,與消費者做最有實質效益的溝通行為。

(三)「被虜買者交易」而非「供需關係法則」

台商到大陸投資不能將大陸視為一個自由的媒體流通市場,而是要當做行銷學中所講的被虜買者(captive buyer)。大陸媒體之間的垂直整合度很高,所以在設立媒體製作單位時,自己就有一個承包商。因此要切入市場時,就會發現大陸有許多地方不是我們可以自由進入的,通常這些媒體公器都是由國營單位所掌握,因此,在利用溝通管道來與顧客溝通時,就要先了解被虜買者的關係。既然有這被虜買者的關係,就會發現過去台商較為關切的是,往往在利用大陸強勢媒體時,很容易讓仿冒廠商產生搭便車效果(free-rider effect)。例如廣東生產健力寶運動飲料,號稱是目前大陸獨創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因此,這種飲料自問世以來即供不應求,一九八七年的創匯就高達一千萬元美元。然而在其國內市場就有十幾種此類的仿冒飲料,生產的廠家也有二十幾家之多。

所以在大陸從事這類廣告時,這些仿冒廠家就會有搭便車的現象,所以等於是幫非法的廠商創造市場佔有率,因此,今日進入大陸市場時則要善用大眾媒體廣告。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陸的制度要完備,如果能對仿冒偽劣的產品有明確的執行法規,則對台商在進行廣告策略時才不會輕易讓妨冒廠商搭便車。

因此這是進入大陸市場運用媒體時,必須有的三項心態調整,也就是不可將大陸當做一個海洋型的經濟型態,而是要將其視為大陸型的經濟型態,在媒體的行銷組合中廣告策略是最佳工具;其次不可將大陸當做同質市場處理,而是必須當做異質市場來處理;最後不可將大陸媒體當做自由流通的市場,而是必須當做被虜買者市場來看待。有這些心態的調整,在進入大陸進行行銷策略時,就有所謂的事前心理準備,如此切入大陸市場才能創造競爭優勢。

二、大陸內銷市場三波消費革命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週刊,引用一項國際性知名研究顯示,一九九二年大陸人民的平均購買力比一般公開的數字幾乎要高出百分之三十。此外根據商業週刊今年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陸廣州地區人民平均收入已經超過一萬一千塊人民幣,這與官方所發佈的資料差距將近有一.五倍。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調查,在一九九二年大陸有六千萬人口超越了在經濟學上所謂的「消費革命線」。消費革命線是指:當一個國家其國民所得超過一千美元時,就會開始大量消費。而英國經濟學人週刊預測,大陸在本世紀末將會有兩億人口超過消費革命線。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陸的消費如果根據一些官方的統計資料則有三波變革:

1. 第一波是從經改之後的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四年的所謂「鄉村的經濟改革」,此時大量的消費集中在日常用品的消費上。

2. 第二波消費革命是從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0年,稱為「城鄉消費革命」,此消費革命重點著重在耐久財的消費,例如電視機、電冰箱。從上海、北京、廣州、瀋陽的調查中可以發現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的普及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3. 第三波是從一九九二年之後,大陸興起「精緻消費革命」,精緻消費革命是為因應大陸消費兩極化的現象,較具能力的人消費開始走向高檔化。根據北京一項調查資料顯示,第三波的消費革命偏重下列市場:兒童、結婚用品、室內裝潢、化妝品、時裝、高級耐久財等市場。

三、大陸內銷市場三個效應

構成行銷要素之一乃是「購買權利」(authority),首先要辨別購買主體為誰?誰有購買權?如果沒有掌握消費主權在誰手中,則對我們的目標消費群就會花很多的行銷力量,卻無法達到應有的行銷效果。從購買主權的角度來看,大陸市場有三個效應。

1. 市場迷霧效應:也就是今日要瞭解大陸消費者行為時,會迷失在大量的資訊中,因此要透過較公正的國際性機構的調查資訊,來協助解析大陸的迷霧市場效應;

2. 幽靈需求效應:有就是市場看似很大,但當真正進入之後才發覺市場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大;

3. 資訊不對稱效應:例如美國三大汽車廠中的一家汽車廠,銷售一千台的汽車到大陸,因此這家汽車廠就認為大陸未來的汽車市場潛力相當大。結果台灣有一家汽車代理商在大陸進口一百輛同樣汽車廠的某種品牌,兩年以來只賣出三輛,深究其原因,前面一千台的銷售量是被創造出來的,是國營企業決定當年的公用車都採購這種品牌,所以會在這種資訊的迷失下斷然做出決策。

四、大陸內銷市場四項行銷理念

購成行銷的要素之一為「需求」(need),從需求而言,大陸市場其行銷可用四種行銷理念分析之。

1. 區域行銷(region marketing):例如,不論是在上海、廣州、北京,國際之間所謂最好的香煙品牌是「萬寶路」,所以所謂的進口品牌在大陸任何地區的影響效果是一樣的,可是本土品牌之間就有「區域行銷」的觀念。從另一個觀念來看,全球品牌在大陸行銷時,也會有區域上的差別,這即稱為「來源國的差異」。根據對大陸市場調查發現,在大陸對於國家品牌知名度的認識,是隨著產品屬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以電腦為例,大陸消費者認為最好的電腦是美國製的;小家電則是日本製的最好;摩托車也是日本製的最好;汽車則是認為德國製的最好。所以,在不同的產品屬性中,來源國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別。

2. 強勢行銷(megamarketing):也就是除了四p之外還加上power(誰掌握權力),及puiblic-opinion(公共意見)。如果得罪當地勢力、當地民眾團體,則要切入這個市場就會非常困難。因此站強勢行銷的角度,除了產品、價格、通路、促銷以外,還要加上power以及 public-opinion。

3. 文化行銷(cultural marketing):大陸三大包袱中最可怕的包袱就是「種族包袱」,大陸有五十六個種族,民族自治區的消費行為是不會與都市的消費習慣一樣的。這也是行銷學者預測公元二○○○年,全球行銷核心的觀念會是「文化行銷」,所以任何一個產品特性都要結合文化來做行銷。在這樣的觀念下才能凸顯產品特質及產品的文化認同性,因為有文化認同性時,在溝通的過程中就比較不需要透過宣傳及推廣,能很快的切入消費者的心中,因為文化是最佳言溝通語言。

4. 兩極行銷(bipolar marketing):大陸人民所得集中在沿海地區,北京、上海、廣州、瀋陽地區的消費力相當驚人,但往西移進入所謂的貧脊內地,其消費力當然不可與沿海地區相比較,所以當台商要進入大陸時,這種區隔的觀念就很明確。因此,在面對兩極消費,首先就要認清目標市場是誰,才能清楚知道要採取何種策略進入大陸市場。

五、大陸內銷市場三C模式分析

隨外在環境之演進,市場之發展應從三C模式加以探究,即顧客(customer)、競爭者(compet-itior)與通路(channel),茲陳述如後:

1. 顧客(customer)角度分析: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有低涉入及高涉入行為,日用品則為低涉入產品,高涉入為所謂的高價值商品。在低涉入品的消費行為中,大陸還是一個價值敏感度導向的市場。根據調查顯示,大陸同胞最希望的是送贈品及打折扣。因此可知,如果是對低涉入的消費品來看,送贈品及打折扣對大陸人民而言是最受實惠的。再從高涉入產品來看,在資本主義色彩中一般都會強調,價值、價格、知名度這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我們常說「物超所值」,在物超所值的觀念中就是消費者的支出與獲得的價值之間,超過他期望的過程。可是大陸所謂的外顯炫耀產品的價值不是來自價格,而是來自市場的知名度。

2. 競爭者(competitior)角度分析:從行銷的角度來看有所謂的「與狼共舞」、「與敵人共枕」,也就是把原本是競爭的對手透過行銷策略聯盟,將我們的國籍複雜化,透過與國外知名廠商合作的觀念共同切入大陸市場,因為台商的優勢是文化認同度、溝通認同度方面,而外商最強勢的地方在於品牌的知名度及洋化效應,所以結合這種組合就可以產生聯合的效應,共同切入大陸市場。

3. 通路(channel)角度分析:依據調查,未來企業的競爭點都會是在通路上,市場流行一具話「誰掌握通路,誰就是市場領導者」,因此也可以說誰是市場領導者,誰就能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從這個角度來看,如何掌握通路就是一個重點,台商在大陸建構通路時,往往很難切入,因此在切入大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建構一個新的通路觀念來與其他知名品牌合作,積極地建構行銷通路,這是台商今天在面對大陸市場行銷策略時所要有的因應手段。

大陸內銷市場消費結構分析(參考)

大陸市場實際上消費結構(能力)實際上是由「個人的小口袋」(指城鄉居民個人的消費)加上「單位的大口袋」(社會公共部門集體消費)所組合而成。後者乃國營單位年節時實物發放給員工的福利措施,購買力龐大,台商應極力爭取。若以城鄉區分:城鎮居民的消費一半是供給制,直接或間接由政府大量補貼,但目前、除住房、醫療、教育及保險之外,實務如生活消費品、食物、家電等則未供給;農村居民消費是市場型,除自產外所有消費品均由市場購得,大陸農村人口占 80%,台商應注意其消費潛力。若以海陸區分:沿海地區居民掌握閒置資金,對購買有主控力;在北方與內陸地區,主要是由單位統購,再分給員工作為物資補貼。其消費市場特色如下:

1. 消費市場仍處供大於求的局面,商業競爭加劇。

2. 地區消費差距大。東南沿海地區銷售額高於西部內陸地區。

3. 對產品強調其「實用功能」為基本的要求,此外,亦追求精緻、高品質的消費品。

4. 方便性產品盛行,能快速使用,節省時間的產品大受歡迎。

5. 健康意識產品需求漸高,這點對食品業特別重要。

6. 少數高收入者,消費能力極為突出,另外,因人口政策而使得用於備受龐愛的孩子,身上之支出亦相當可觀,這就是所謂超前消費的獨特現象。

7. 大口袋消費能力相當可觀。

大陸食衣住行方面的消費趨勢發展如下:
  • 食-以往追求數量的增加,現轉為追求健康、營養均衡的食品。
  • 衣-注重高品質、多樣化;衣著強調流行的趨勢與品牌的觀念。
  • 住-大陸居民現在居住面積與住房品質不斷提高,預估未來幾年建築業、室內裝潢業、家具業及與之有關的產品會大幅增加。
  • 育樂-耐用消費品的消費量將增加,包括彩色電視、錄影機、電冰箱、冷氣機、微波爐等。
  • 另外,在「一胎化」制度下,使小孩備受寵愛,因此與兒童相關的產品將有發展空間。
台商對大陸內銷市場,常有一些錯誤判斷,應注意避免。茲說明如下:

1. 大陸人民購買力並非如預期的強,其生活平均所得與台灣人民差距很大,因此並不像台灣人民花很多的錢追求生活額外的享受。

2. 鬼影潛量:大陸人口雖多達十三億,但扣除能接觸到的,對物品有「需求」、「知曉」此產品,「接受」此項商品及有能力購買的人後,會去消費的顧客所剩無幾。

3. 台商內銷產品多屬於高品質、高價格之定位。但大陸有能力購買的消費者有限,無法形成經濟規模。

4. 消費者訊息與需求變化快速,造成產品週期較預期還短,加上當地仿冒情形嚴重,台商從投資至產出期間須縮短。

5. 大陸市場經濟未如想像的建全,常受非市場因素(如政策)的干預,許多規定手續繁瑣不堪,若有心找麻煩,相當容易,可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6. 不論銷售業績多大,但尚未收到現金,都不算確定,因為在大陸當地交易,許多應收貸款最後可能收不回,台商不得不注意。

7. 台商以為當地物價便宜,生活費用很省。但台商若以在台灣所習慣的生活條件去過日子,所需的物質在當地的費用亦不便宜。

8. 對大陸人才的誤判。許多大陸人能言善道,但做起事卻又另一回事。台商給予的薪資要比國營企業多,但等到培養了一定的技術水準後,可能跳槽,台商不可過度依賴大陸員工。

此外,大陸內銷市場有許多的潛在問題:

1.財務方面:銀行融資不易、帳款回收不易、自有資金比例高,擴充不易、資金籌措與取的困難度。

2. 人事方面:員工效率不佳、教育訓練人員的困難度、員工隨意離職,影響正常作業、薪資水準差異大、派遣人員適應的困難程度、大陸員工忠誠度不佳的情況、幹部本土化的程度。

3. 行銷方面:市場通路開拓的困難度、市場情報的收集不易、內銷市場帳款回收慢,倒帳多商標仿冒的嚴重、惡性競爭導致利潤減少。

4. 生產方面:交通設施不足、運輸成本增加、供電量限制、協力廠少且素質不良、設備使用率偏低、安全衛生條件不足、技術水平低、不良品發生的程度、託工外包廠不易尋覓、交期不易掌握。

5. 一般方面:行政效率低落、主管官員對法令解釋不一、法令及政策令夕改額外的交際費用、大陸履行契約的誠意、當地治安不佳。

華南經濟區發展個體方針與動漫人力資源方向分析

地理位置:以廣州商業中心為核心;包括廣西廣東福建三省。

面  積:56萬平方公里,占全大陸總面積之5.8%

人  口:1,4307萬人(1990年) 占全大陸總人口12.5%,居各商業經濟區第五位

交  通:
    1.具有密集公路網與鐵路
    2.具有知名良港
    3.珠江為著名之內河航線

特  色:
    1.工農產生產條件優越
    2.其工業體系則以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紡織與製糖為主體
    3.華南區雖生產發達但由於人口眾多、消費水準較高尚,需其它地區支援部份商品

商品、零售額:1,211億,占商業經濟區總額之4.6% ,居商業經濟區第四位。

社會純購進額:1,103億,占商業經濟區總額之13.4%,居商業經濟區第四位。
 
1993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13,592.6 億元,則較上一年度成長為3.6 %,年則增加。若按地區別來看;零售總額較高之地區如下:廣東、江蘇、山東、四川、浙江等地其中以廣東、江蘇特別高超過1,000億元。再就各地區零售管道來看:(大陸地區社會零售總額按經濟類型分)
  • 國有單位:5,389.8
  • 集體單位:3,572.9
  • 合 營:116.4
  • 個體:3,070.2億元
  • 農民對非農民:1,434.3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較高地區按零售管道(1993)(單位:億元)

  • 國有單位(5,398.8): 廣 東(523.54)、江 蘇(388.78)、山 東(372.07)、上 海(344.99)
  • 集體單位(3,572.9): 江 蘇(399.42)、山 東(335.55)、廣 東(269.54)、四 川(237.29)、上 海(225.52)
  • 合  營 (116.4): 廣 東( 50.02 )、福 建( 9.47)、海 南( 3.60)
  • 個  體 (3,070.2): 廣 東(393.25)、山 東(216.26)、浙 江(211.56)、遼 寧(188.54)、四 川(188.03)
  • 農 民 對非 農 民(1,434.3): 廣 東(163.44)、四 川(102.63)、浙 江( 99.86 )、江 蘇( 90.60)
由上列得知華南地區由於開放程度較高,透過個體與合營單位零售之金額較大。相對地;上海與華北與邊境地區之零售,則仍以國營與集體企業為主要零售管道。但開放腳步加大與開放範圍擴大,將來合營與個體之通路也將越來越重要。

零售市場最大的問題來自於行銷與包裝設計,動漫創作基地設於福建省有其產業資源背景因素,而且設置動漫藝術大學於此,福建省必須規劃動漫產業鏈的勞力密集軟業,以解決市場供需與行銷人才的人力資源方針,成為輸出全中國動漫人才的中心。

對海峽二岸的中國必須建立的渠道之建言

赴大陸長江流域及環渤海地區,就目前台商開拓大陸內銷市場通路時,探討內銷市場行銷通路之發展現況、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未來通路的發展趨勢與台商拓展大陸內銷市場行銷通路時,所應採取之致勝策略。


一、內銷市場與登記實務涵蓋範圍

通常生產據點與內銷市場涵蓋範圍有很密切的關係。可看出若要括擴展內銷市場,則除了擴展銷售據點外,更須要隨著銷售範圍的擴大,來設立生產據點。海西政策已經公佈,勢在必行,但缺乏實質的渠道,仍然停滯不前,建議透過福建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直接在台灣低調成立分會掛牌,並以專案計畫臨聘任副秘書長一人,辦公室一間,二名執行祕書,建立二岸通的即時視訊網站,置入福建省90萬組個體戶與台灣小企業之供應與需求的資料庫,執行協會對台商登記之實務。

二、內銷市場通路

本計劃分別依食品業、紡織針織業、房地產業、車輛工業、民生用品業、工業產品業及汽車產品與服務業來分析其內銷市場通路。
通則:台商在大陸所採取的銷售通路型態偏向於較少層級之行銷通路,但透過批發商及代理商之行銷通路,亦有相當的比率。在零售方式方面,各種零售管道皆會出現,並沒有那一種管道有特別高的現象。

三、內地經銷商的選擇

經銷商選擇的主要考慮項目有:與公司合作的意願、管理能力、付款條件、財務能力、推銷能力、對巿場的瞭解、未來發展的潛力、在當地業界的商譽與地位、是否依照公司的建議售價(配合度),可運用網絡資料庫進行配對與推薦。

四、內銷市場問題

目前台商在大陸內銷市場,常遭遇許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有貨款回收與三角債問題、大陸人員問題、產品及商標仿冒三個問題。其它,尚有行銷通路人才不足,巿場情報蒐集困難;國營批發商合作干預多、開銷大;大陸市場遼闊,銷售服務難以發揮等問題。

本計劃並對二岸政府與台商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政府之建議

  1.定期舉辦考察團與座談會

  2.對台商提供出發前的運營實務之教育訓練

  3.進入兩岸實務協商,簽定各項保障協定

二、對業者之建議

  1.台商策略聯盟(同質性與異業結盟)

  2.永續經營之準備

  3.人才之培訓與當地化

  4.加強售後服務及品牌形象之塑造

  5.公共關係之拓展與合作夥伴之慎選

  6.自營店取代經銷商或尋找台商做為代理商

  7.期初單點切入、期中分區授權及經營

  8.成立二岸小企業法令政策研究部門(提升個體戶運營能量)

大陸內銷市場之名牌效應(參考)

(備註:台商若要在大陸建立市場必讀,旺旺就是此成功案例)

無論在內陸的成都或沿海的上海,走在路上迎面而來的招牌越來越多洋涇濱的譯名,在百貨公司內陳列的是品牌類似譯名的本地產品。創名牌活動成為小自鄉鎮企業大到國營大廠近年來的主要活動, CIS 相關的論文亦處處可見。走在路上遇見的男士,穿著仍縫著商標布條在衣袖上的西裝,深恐別人不知道西裝的品牌;上海臺灣青葉餐廳、成都的臺灣火鍋城,充斥著本地的食客;相對應而來的水貨滿天飛,暢銷的紅塔山香煙、茅臺酒、五糧液、甚至連統一的產品都有假冒品。

在大陸消費市場,產品「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已扮演相當重要角色,中國大陸消費者已傾向購買有品牌的商品。有「品牌」的產品給他們安全感,使他們進而信賴此項產品,也就是消費者開始追求高品質的商品,而品牌正代表品質的保證。大陸消費者已不再接受他們自己的低品質產品,開始注意國外進口的名牌產品,儘管價錢比較貴,消費者仍樂於購買。況且,消費者認為用「名牌」的消費品也較有面子。如今,進口名牌貨不限於歐美國家產品,台商所製造的商品也算是「舶來品」,有些在大陸市場已創造出了品牌知名度。

在大陸名牌的邊際效應發揮到極致。名牌產品的品牌延伸甚至到了濫用的地步。如暢銷的娃哈哈果乳甚至連感冒液都用娃哈哈為名。為進一步探討名牌的建立過程,本研究擬由下列品牌推展成功的案例的相關報導中,擷取與品牌建立有關之行銷活動做一分析

一、本國名牌的創建

1. 健力寶現代營銷戰略中的CIS[深圳商報,1995年]

成功的市場定位─運動飲料

1984年 運用公關策略送至當時在廣州白天鵝賓館舉行的亞洲足聯理事會,供各國代表免費品嚐。被指定為中國奧運會體育代表團首選飲料進入洛杉磯23屆奧運會,樹起「中國魔水」的國際形象一炮而紅。

  1987年 贊助廣州第六屆全運會

  1990年 贊助北京11屆亞運會

  1992年 佔大陸碳酸飲料市場的23.78%,超越可口可樂。美國FDA通過。

創立10年來策劃一系列大規模的公關宣傳活動如亞運之光、及贊助社會公益、大型體育文藝活動塑造良好社會形象。

2.品牌──〞娃哈哈〞的財富(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浙江經濟,1995年]

品牌定位兒童營養液(乳酸飲料)

命名的理由名字簡單易發音容易記、哈哈通俗喜氣、同名新疆民歌密集電視廣告,1988年底剛上市未滿一個月即大量電視廣告投入(公司僅有10萬存款簽下21萬廣告合同)第一個月即突破15萬盒第二個月20萬盒帶動浙江其他城市市場逐步擴及省外改大突出商標,將娃哈哈文字及圖案放大便於辨識註冊兄弟姊妹商標,如娃娃X及哈XX等系列名稱,在上市後不久全部註冊,自我保護。

強調品質方面,強調使用大陸僅有的兩台原子分光光譜儀嚴格檢驗品質。名牌帶動效果方面,果奶、八寶粥、清涼露、感冒液均以娃哈哈為名;品牌優勢使公司各種產品銷路均佳。  

二、國外名牌的市場擴張

可口可樂佔領福州市場 [程寶忠,1995 ],其合作對象為福建省最大的飲料廠─廈門飲料廠(創於 1985年)贏州貿易公司─可口可樂拓展福州市場的經銷商市場調查。1990年夏,因廣告和經銷商的努力銷量增大,進行福州市消費者調查。

‧投產 1990年11月16日

‧分區拜訪批發商、零售商

‧全面促銷活動─電視電臺廣告、商店招牌及戶外廣告、不乾膠廣告畫、特別促銷活動及特別產品與宣傳陳列

‧赤化榕城活動─以宣傳海報貼滿大街小巷

‧開業─玻璃瓶裝買10送2

‧91年國慶 現調機有獎銷售

‧92年春節前 PET可口可樂“買三贈一”活動。

‧93年初元旦、元宵有獎酬賓活動。

‧93年6月─94年1月 紅色沖擊活動。

‧94年4月 金足球活動

在以上的種種努力下,可口可樂公司已經占領了福州地區的飲料市場,銷售現逐年增長。

表2-17可口可樂年度銷售統計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玻璃瓶(萬箱) 13 -6- 3.6-5 3

易開罐(萬箱) 3 -7- 13.7-2 -26

PET(萬箱) 2- 8 -15.6-2 -38

現調機(桶) 450- 1200- 2100- 3200

三、外資企業名牌創建──福樂「全仕奶」、「聖麥樂」

 ‧合作對象:上海牛奶公司─上海市最大的乳品供銷網路

 ‧市場調查:投產前進行市場調查決定產品項目

 ‧投產:1994年12月

品牌本土化「全仕奶」,亦即是各階層、各年齡層都適合喝的高檔次產品的意思。不用福樂品牌,而以容易發音記憶的本土品牌為廣告主打。密集電視廣告30秒的廣告在上海三家電視臺密集播出,並排上「孽債」連續劇的廣告,高收視率與本土化的廣告內容及品牌名稱,在短短一個月內提高品牌知名度至90%。

強調品質強調外資企業的先進生產經驗,配合強調使用進口的水處理設備、符合GMP的生產流程,營造高品質印象─福樂的水可以生飲。名牌帶動效果以「全仕奶」帶動「聖麥樂」冰淇淋,利用系列廣告而非系列名稱,以投射效果,創立新名牌於不同產品線。

由以上的名牌創建及拓展案例可以得到以下的推論:

1. 迷信名牌是大陸內銷市場的時尚,當產品成為名牌,容易產生一窩蜂的購買熱潮。品牌的延伸甚至已超出合理的範圍,如娃哈哈感冒液即是一例,可見品牌建立在大陸市場的重要性。

2. 價格導引效果大:購買產品一方面講名牌一方面從眾最後還要比較價格 [ 黃南圖,1995 ] ;可口可樂開業時玻璃瓶買二送一,玻璃瓶銷售比重佔最大,PET瓶銷售的躍升始於買三送一。一般而言,大陸消者自行消費時,通常錙銖必較,在追求名牌的同時荷包也很重要;然而公家消費時,則顯現「吃最好用名牌」的兩極反應。

3. 密集的電視廣告是創立名牌的不二手法,在以上每個案例中,大手筆的廣告在品牌建立初期都發揮了相當的功效。

4. 挾洋自重的品牌信心:以上的案例除了國際知名品牌可口可樂外,其他均以進口設備生產或檢驗、國外品質認證等方式,強調品質以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

5. 外商善於應用現有國營通路:可口可樂與福樂都是與現有通路經營者合資,因此密集的廣告可以透過現有的通路迅速展現名牌效果。因此合適的合資對象對名牌的塑造有絕對性的影響。但若對象選擇不當,後果亦相當嚴重。

6. 本土化的廣告、品牌滲透力較高:除了國際知名品牌外,品牌的建立、廣告內容應加入本土化的考量,土洋並用相互拉抬,如全仕奶以本土化的命名,取名的取向有些模仿娃哈哈,以國外的廣告拍攝手法,配合本土熱鬧的廣告內容,塑造出名牌;接著以全仕奶延伸

至聖麥樂之類的國外品牌,土洋相互拉抬,而塑造出兩個名牌。

台商遠赴大陸市場內銷產品,必先確立品牌定位,若是高品質的定位,就要從品管到包裝都做得很好,創造競爭優勢。大陸消費者喜歡聽起來較吉祥的名字,台商在為產品牌子命名時,不妨以此為參考。而要在中國大陸市場建立品牌形象與打響品牌知名度,必須靠各種廣告媒體宣傳;電視、廣播、報紙是在官方管制之下宣傳產品,更可增加對品牌的信賴。其中,電視廣告的滲透力高,對打響品牌知名度最具效果。另外,若想經營「第一品牌」須掌握先機,就是必須搶先進入市場,而且先去經營品牌者「進入成本」也低於較晚進入市場者。

若能堅持一個品牌去經營,二十年後便能成為那一個行業的領先者,「品牌」確為成功關鍵因素之一。

大陸內銷市場之行銷管理(參考)

一、產品定價

許多台商關心在大陸境內銷售產品,其定價是否受到法律規範。事實上台商若為合營企業在中共境內銷售的產品,除經物價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參照國際市場價格定價的以外,應執行國家規定價格(目前,民生消費品沒有嚴格的在執行),按質論價,並收取人民幣。合營企業制定的價格,應報企業主管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備索。企業制定價格可由國家執行規定價格,亦可由企業自行制定,但必須報請相關主管部門備案,這是採計劃經濟國家的一般通性,也是赴大陸投資的台商需了解之處。在大陸境內,由於地區的不同,而有價格的差異,產品因為所有權、空間、時間的轉換而造成價格的差異,允許有不同的定價。

二、廣告促銷

台商在大陸內銷市場以廣告宣傳產品時,會受到許多相關法令規範:

1. 按規定,大陸廣告亦為文宣品之一,都要送文化單位審查通過後才能呈現(在上海,一般廣告基本上只要媒體審查接受即可),審查尺度嚴格,不得違背善良風俗外,尚有政治考慮因素。對台商的廣告較敏感,審查也較「慎重」。

2. 台商不能自己在大陸境內進行廣告宣傳,必須委託具有外商經營權的大陸廣告經營單位辦理。其所指定代理的廣告公司為:中國廣告聯合總公司、中國國際廣告公司、中國體育服務總公司、上海市廣告裝璜公司、廣東省廣告公司、福建省廣告公司、廈門市廣告公司、廈門市商業廣告公司、上海廣告公司、北京廣告公司。

3. 價格方面:規定是採雙軌價,不論任何媒體廣告,對於本地企業的收費較便宜,而對外資企業收費是加倍計算,另外承辦國內廣告業務的代理費為廣告費的10%,外商為15%。但對三資企業廣告其生產的產品,收費比照國內企業,若台商在大陸投資設廠,收費比照當地。

4. 台商進行廣告宣傳,若違反大陸廣告法規、法律者,按當地的法律法規處罰。

台商為因應大陸廣告市場特殊條件,在運用廣告宣傳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 由於大陸審查單位對台商的廣告審核較「慎重」,台商態度應保守一點或應多「保留」些被審查或與審查單位往反溝通的時間。

2. 應謹慎選擇廣告代理商,不同型態的廣告公司有不同的長處,台商可多找幾家比較其實力,品質價格。廣告代理商與審查單位,媒體的關係也很重要,代理商強,審查可簡單迅速,與媒體接洽也能得到許多方便,如較快呈現,安排在較理想位置或時間價格較宜。

3. 內容:避免以「意識型態」呈現,直接強調產品優點,讓人一目了然;最好在台灣拍好再帶至播放,雖大陸明星索費較低,但因兩岸價值觀不同,在當地拍出的效果會與預期差很多。

4. 大陸幅員廣大,台商最好「逐步」進入,即在某地有活動或產品推出的再輔以廣告打知名度,因此,可適當運用地方電台、地方報紙打廣告。另外,亦須配合產品,確定行銷目的與對象來選擇媒體。

5. 台商進入大陸內銷市場,廣告有其必要性,且越早越好,因媒體廣告價格上漲速度迅速。不過,若私底下透過關係,可有議價的空間。

在廣告工具運用方面,台商在大陸運用各種媒體宣傳商品,效果相當顯著。其中電視廣告:最有影響力,反應最快,目前在大陸電視收視率很高,尤其在北方,收看電視已成為民眾夜間主要消遣。其中以北京中央電視台最昂貴,也最權威,收視網遍及全國,收費也最高,省台地方電視台較便宜。台商可因產品性質選擇不同電視廣告媒體。全國性電視台主要在做企業形象,為企業國際化舖路。而地方台因擁有本土化的優點,可用以告知地方民眾產品訊息。報紙廣告效果僅次於電視,報紙權威性強,增加產品可信度。報紙價格便宜,個人與單位皆有訂閱。報紙廣告有便於保存、查閱、製作簡單、版面靈活等特點,較利於詳細介紹商品性能、特點。但由於大陸教育普及仍在努力中,看懂報紙的人口有限,台商應考慮目標群體的選擇。另外台商若不靠關係,想上強勢報紙(工人月報、人民日的廣告,通常要等候很久才排得上,時效受限制。廣告費用較電視廣告便宜,刊登一個版面的廣告只需三、四萬元台幣,持續一星期就有令人滿意的效果。以上為台商最常使用,也最有效果的二種宣傳工具,廣告價格亦為所媒體中最貴的二種。且收費因各地經濟活躍程度及民眾的收入消費水平不同而有所差異,各媒體廣告收費標準,每年都有一次調高,其幅度不等。

僅次於電視與報紙的是廣播與雜誌。隨著收音機在中國城鄉的普及,由電波傳播聲音,覆蓋面廣且不受人們文化能力的限制,對一般聽眾能影響。其特點為傳播迅速及時、空間範圍廣泛、製作簡單、費用低廉;缺點是聽眾過於分散、注意力不夠集中,聽眾數量難掌握。台商以廣播做廣告,一般應選擇聽眾最多的黃金時間,並根據產品銷售對象選擇節目播放,同時應與其它媒體廣告宣傳配合,以達較佳效果。大陸兩千多家刊物雜誌利用封面、封底、封面(底)內頁、內文、插圖頁刊登廣告。台商可根據廣告內容而選擇相關的雜誌刊登,對明確的讀者對象宣傳,目標選擇性強,且雜誌印刷精美,能文圖並茂地展示產品特質。但其因出版週期長、時效差、影響範圍不夠廣泛。另外,還有戶外廣告可用,包括在路牌、公車、街道、車站、地鐵、運動場等地張貼海報或廣告看板。因大陸人以腳踏車代步者很多,公車行駛速度也較台灣慢,且這種長期的看版,路牌廣告,委託當地廣告公司製作費用便宜,不少台商食品業逐漸用此種廣告。

台商在大陸市場宣傳產品,除媒體廣告外,尚有下列頗有效果的推廣促銷手法:

1. 舉辦產品發表會,邀請各廠商,使其對此產品有所知曉,或邀記者,來此調查採訪,以新聞特寫專題報導,更具權威性與可靠性。

2. 可辦贈獎、摸彩、附贈品等促銷活動。

3. 除宣傳品質優良外,亦強調其售後服務各項目。

4. 參加各特定產品的「交易會」,可多認識到來參觀採購的各大省市的經銷商或批發商。

5. 可由企業舉辦特別的活動,打響企業知名度。例:正大集團與電視台合作製作「正大綜藝」,上海電花電器出資組一支棒球隊,都為其打響企業知名度。

6. 電台 Call in 節目宣傳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