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動新聞已經改變電視新聞商業生態

壹傳媒集團積極進軍台灣電視圈,企圖以動畫新聞,攻佔收視群,現在已經先在網站和手機平台初試啼聲,卻因為動畫詳細模擬暴力、性侵害過程,引發主管機關NCC關切,不排除要求「動新聞」鎖碼播出;不過網路的部分,即使動新聞的部分內容已經符合網路分級辦法,必須以限制級處理,不得提供18歲以下青少年以及兒童觀賞,但是法令沒有明定罰責,只能回歸壹傳媒的自律,網路分級等於是空談。壹傳媒未來打新聞戰的秘密武器「動新聞」,目前只能在新聞網站和手機觀看,但已經積極申請明年上架MOD播出,原本NCC打算放行,卻因為內容太羶色腥,出現變化。NCC傳播內容處長何吉森:「的確裡面有一些畫面,引起一些討論跟爭議,電視節目要求它的畫面,必須普遍性這個角度來看,的確是有點不妥。」

在公共電視台聽完了李憲宏動畫處理新聞的手法正當性,與網路宅男阿宏的負面矩陣論述,反觀電視新聞報導學者專家憂心、政客與NCC官員的試播辦法爭辯,我個人覺得相較之下,道德觀變成是其次的問題,因為這就是壹傳媒集團慣有的成功商業行銷手法,比起旺旺集團併購中時媒體集團來得聰明太多。

第一,壹傳媒集團花60億元打造電視動漫團隊,立即掌握二岸最大動漫商業市場與未來視覺科技最佳化即時處理技術。
第二,利用社會觀感製造社會新聞事件,創造最大收視戶與流量,成為繼有線電視後,最大的網路電視用戶市場,我預估會是MOD積極爭取的專屬頻道。
第三,動漫新聞需要大量動畫人才與節目事件企劃人才,預估創造2萬人的就業,這是各國政府樂見其成的原因,無關於道德性的問題。
第四,鎖定在社會新聞,預估將來對於警察、法律方面會成為模擬輔助教材。
第五,相對刺激士農工商、資訊業、電子媒體競相模仿,取其商業手法形成遠距與雲端運算的處理中心。

我認為壹傳媒集團在商業市場非常有智慧善用本身的資源,將平面媒體延伸至電子媒體,找到未來出路,而相較旺旺集團捨棄陶大偉的3D動畫團隊,抱著240億元的無底洞中視、中天、中時報、中時網、中時廣場的長條形媒體戰線,正在為房地產、廣告收益而煩憂。

當壹傳媒集團打出動新聞,而其他所有的媒體與電子媒體可稱之為舊媒體。因為壹傳媒集團的動新聞已經建立新媒體的載具平台,目前嘗試以富媒體的互動新聞方向前進,差別在於新媒體整合了電視、電台、網路、手機、公共資訊站、電子看板的設施與設備;而富媒體就是再加上軟媒體與比對的資料庫,就是Google目前在進行雲端運算系統。

舉例,當你在路上出了重大車禍,車上某感應系統啟動,立即通知警察、救護車、保險公司、拖吊車、慈善義工等眾包機構,重點是車上某感應系統也啟動了動新聞中心,透過中心的通報系統,立即動員企劃人員比對編輯、採訪人員現場報導與動畫人員進行資料庫比對畫面,當採訪完成現場畫面,動畫也同時完成動畫畫面,並且以即時性傳輸,全球的收視人口與陸上行車、行人會收到立即性的簡訊與畫面。試問,全球有哪家電子媒體有如此的智慧,敢於跨出第一步,壹傳媒集團做到了,他也打敗了歐美日國家深引為傲的電子傳媒技術,壹傳媒集團證明了ㄧ件事情,當歐美日還在進行各種電子傳輸雲端實驗,而實戰的壹傳媒集團已經開始試播最艱深的社會動漫新聞劇,就等著社會機構何時進入壹傳媒集團雲端運算的一部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