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聽當然不願意拿家中寶貝的腦袋開玩笑,於是在朋友的建議之下,轉而求助新竹一家小型、但口碑極佳的小兒科診所。這位本土醫師每天平均看診上百名的幼童,因此在看到這位台北孩子的情況後,當下決定使用「肌肉注射」消炎藥的方式,不消幾小時,小朋友嘔吐情況立即減緩,進食情況也大為改善,家長相當慶幸當時沒使用頭部注射療法。
從這個案例可以知道,這位美國醫生在遇上突發狀況時,依舊按照書上「規矩」進行治療,反觀新竹醫生卻能冷靜思考,憑著日常看診經驗,以及充足的應變能力,找出最有效、合理,且符合醫學邏輯的替代方案,因而迅速、成功地治療好不算棘手的病症。
以每年大學聯考醫學系錄取成績,總是遙遙領先第三類組其他科系的情況來看,台灣醫學院學生的素質,絕對是值得肯定的,再加上醫療教育資源不虞匱乏,醫師的養成教育並不輸給歐美;甚至,目前台灣許多執業醫師還擁有博士學位的高學歷。
呼應劉兆凱闡述台灣科技人才卓越的「應用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台灣醫師群在長期的養成訓練,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下,也都能像科技人才一般,具備如此傲視全球的「天賦異稟」。
台灣人才與研究 屢獲全球肯定
以目前最火熱的整形美容醫療來說,台灣許多民眾心中公認的「亞洲整形聖地」大多是韓國,但其實韓國整形醫術卻是師承台灣。而在整形醫療中最困難的核心領域──顯微手術成功案例,台灣更是以倍數領先其他各國。其中長庚醫院整形名醫魏福全還榮獲代表最高榮譽的「世界整形手術創新獎」,成為史上第一位亞裔醫師得主。
而在非主流的醫療研究領域部分,許多默默在「無解病症」中找尋解答的台灣醫師,更是懷抱熱情,勇闖未知的研究領域。以2006年「台灣十大潛力人物」名單的醫學公衛類得主──鐘文宏為例,他就成功找出全球醫生視為無解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發病成因,是來自於服用癲癇藥物而產生的嚴重過敏反應。由於鐘文宏的突破性發現,使得全世界有癲癇病症的患者,未來可免於遭受「藥到命除」的致命危險。
台灣醫療最珍貴的資產,可說是高素質的醫護人員,如果再輔以從國外引進的先進醫療儀器,以台灣醫師對於國際醫療新知的「好學」程度,以及在醫療上的應用創新能力,肯定能為台灣在國際社會增加能見度。而目前盛行於印度、泰國、韓國的觀光醫療商機風潮,也可望吹向台灣,發展出台灣全新的醫療經濟奇蹟。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今年5月所公佈的「全球創新力」評比報告,台灣在全球82個經濟體當中的排名,從原先的第8名小幅晉升至第6名。這項調查是根據過去5年來國內政經統計與專利數量等資訊,綜合評量未來5年的創新力表現;從台灣漸趨躍升的排名中,即可顯示台灣目前各行業在研發創新能力皆有不錯的表現,而科技與醫療人才的貢獻,相信也是台灣排名進步的重要驅動力。台灣業界總存在「不創新就淘汰」的積極態度,這也才造就了台灣最重要的軟實力──優秀人才獨有的「應用創新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