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廈門:努力發展軟體產業 推動動漫產業發展

2009年09月14日 15:3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殷陸君

為進一步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廈門市將於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廈門軟體園舉行第二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值得關注的是,這一動漫業活動由廈門市政府主辦,世界動畫協會中國代表處協辦。這種由政府、業界、學界共同聯辦的形式在中國動畫界並不多見。


8月的最後一天和9月的第一天,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丁國炎的行程裏都有一項內容,到廈門軟體園調研。工作內容分別是動漫產業和佈置第二屆廈門國際動漫節。

丁國炎說,“我們要以把動漫打造成類似知名電影節的新名片為目標,真正讓動漫節慶活動與產業高度結合,通過舉辦第二屆廈門國際動漫節促進整個動漫產業的發展,為軟體產業發展找到一個突破口。”

知名專家張小安說,“廈門國際動漫節是世界動畫協會推介的示範性動漫節名單上,惟一一個僅舉辦一屆便入選的動漫節。究其原因,廈門抓動漫遊戲產業確實是抓到實處了。”

從各項舉措中,我們可以梳理出廈門市政府抓動漫節的脈絡思路:

一是抓樹立品牌,抓重點,突出“金海豚”動畫作品大賽和廈門動畫論壇,培育一個長期的動畫和電子交流平臺。

二是抓培育人才,不惜重金選人才,獎金總額高達278萬元的設計雖然吸引人,但廈門更重要的意圖是不拘一格“挖”人才,為廣大動漫迷們提供展現才華的舞臺,也為比較缺乏人才的動畫行業尋找新鮮的血液。特別為大中學生設置了“廈門創新獎”,旨在激發學生群體的動畫創作熱情。

三是抓培育市場,邀請世界動畫協會全球各分機構代表,國內外一流動漫專家和製作能手加盟“動畫論壇”,共謀動畫產業的發展。“金海豚”獎的獎項設置以注重推動動畫在各行業的應用為理念。

廈門動漫遊戲產業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平臺。國家廣電總局評選的2009年度第二批12部優秀國產動畫片中,《神奇的遊戲》、《加油!寶貝》是廈門動漫企業的力作。此前,廈門軟體園已產出《美德花園》等4部首批優秀國產動畫片。

作為全國最早引入外資發展動漫產業的城市之一,目前廈門有影視動畫製作資質的企業21家,其中8家已入駐廈門軟體園。園內亞洲最大的動作捕捉攝影棚周圍基本形成了影視動畫產業發展園區。如今,每天有100多分鐘動畫片在這裡誕生。

在去年首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上,廈門多家動漫企業找到了新的合作項目。華榜數位科技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簽下4項合作協議,簽約金額達1900萬元;嘉影影視動畫與杭州小騎兵動畫簽訂了一項600萬元的合作協議。而偶聖(廈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發製作的長達1320分鐘的電視動畫片《西遊新記孫大聖環保行》,採用了“掌上木偶動畫”的表現形式,屬全球首創。 今年,廈門的影視動漫產業將實現質的飛躍:原創動畫製作有望生產18部566集,總片長8534分鐘,節目品質與科技含量也將不斷提升,並將從二維向三維和電影動畫高科技製作的方向發展。

2月26日,“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在廈門市軟體園掛牌。這塊“金字招牌”不僅是對“廈門造”影視動畫的肯定,也意味著“廈門造”影視動畫將走上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 廈門市對動漫產業發展進行強有力的政府引導與資金扶持。2006年以來,廈門每年安排專項發展基金,對動漫企業的作品播出、上線運營、公共技術平臺使用等多方面進行扶持和補貼,培育廈門本土動漫品牌。

聚集企業,培育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動漫企業具有人少企業小資金缺乏的特點。軟體園在核心區劃定14萬多平方米作為動漫區,建設公共技術平臺,降低企業進入的成本。2008年1月10日,數字媒體技術服務平臺建成,該平臺包括動作捕捉攝影棚、三維放映廳、錄音棚、三維掃描及後期合成系統、中心機房等設備。截至8月,已累計接受十余家動漫企業45個工作日的動作捕捉,有效數據15小時,60萬幀圖像,培訓學員158名。

充滿著朝氣、活力和創新精神的軟體園不斷出現快速成長的傳奇故事。廈門吉比特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由幾個愛打網遊的年輕人組成的團隊正在軟體園創造著中國網遊業的傳奇。其首款自主研發的網遊產品《問道》一上市即大獲成功,迅速躍居全國2D網路遊戲前三之列,榮登百度遊戲搜索風雲榜前十名並傲踞至今,目前《問道》已擁有1億註冊用戶,同時線上人數超過80萬。第二款產品已與風險投資公司簽訂了運營合同。

以動漫遊戲為主的數字內容產業發展迅速,西基、青鳥、風雲、奇域科技等動漫遊戲企業相繼落戶軟體園。青鳥動畫製作的98集大型系列卡通片《美德花園》在央視熱播,《快樂精靈》獲2008年度優秀國產動畫片。

聚集企業是為了發展產業。影視動漫只是廈門軟體園4個功能區中的一個產業區,其他三個功能區為資訊技術服務區、軟體研發和IC設計區、配套生活服務區。總投資38.5億元、總建築面積163萬平方米的廈門軟體園,是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國家級軟體出口基地、軟體產業產學研基地,也是目前全國惟一的“軟體開發引進國外智力示範單位”。建園3年來,在提高管理服務水準的基礎上,軟體園加大招商力度,加快產業對接,產業聚集效應正在凸顯,形成了台資軟體企業聚集、動漫遊戲和積體電路設計快速發展的園區特色。2008年,日本雅馬哈資訊、建行總行資訊中心、思源軟體科技、芯群半導體等知名軟體和積體電路設計研發企業落戶園區;東南融通、35互聯等軟體企業成功上市或擬上創業板;園區新增台資軟體企業5家,累計台資軟體企業29家,廈門市軟體園成為台資軟體企業的聚集地。

2008年,園區新增入駐企業67家,新增從業人員8000人,累計核準入園企業385家,入駐企業累計達297家、從業人員1.8萬人。園區內企業實現產值70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稅收2.1億元,同比增長110%。

園區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聚集效應日益凸顯,帶動軟體產業持續高速增長。2008年,廈門市軟體產業銷售收入達145億元,增長31.8%。全年繳納稅收4.9億元,行業從業人數超過2.5萬人,增長25%。

今年以來,廈門軟體園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著力打造“國家軟體名城”。截至8月底,已核準入園企業420多家,正式入駐辦公企業380家,員工人數2.2萬人。園區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0多億元,稅收總額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和31%。軟體園正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軟體業集聚新高地。

優良服務,建設一流園區的助推器

軟體園既要為軟體企業服務,更要著眼于為產業服務,要站在工業資訊化的高度來認識,按經濟發展規律來提升軟體園的運作水準。特別是要全力搭建平臺,為產業發展、為企業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

9月6日,東南亞軟體及積體電路設計業界的客商專程來考察。對廈門軟體園在短短三年多時間所取得的建設成就感到由衷的佩服和讚嘆:廈門軟體園高起點,發展快,是一塊投資沃土。

打造創新者的福地。廈門軟體園完善配套設施,讓員工們安心在園區生活和工作,投入8000多萬元綠化,創造了100%綠化率的花園式園區;特設IT展廳為企業產品展示提供場所,報告廳、會議室、培訓教室均面向園區企業提供優惠價格的租賃;與市人才服務中心聯合舉辦專場人才招聘會,免費提供招聘展位,方便企業對外招聘人才。一直思考軟體園發展之路的廈門市資訊產業局副局長劉冬林認為,軟體園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務,讓軟體企業安心打拼事業。

廈門市政府副秘書長、軟體園管委會主任王德賢說,服務是促進產業發展、留住企業和人才的關鍵。在軟體園,管委會、創新管理公司、招商團隊、工商、稅務、人才、消防、水電等綜合服務部門全部進入行政樓辦公,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開通服務專線電話和服務監督電話,在軟體園網站搭建企業服務平臺,確保企業與管理服務機構的溝通多渠道暢通;編制《園區服務手冊》,規範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水準。

美亞柏科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子數據鑒定企業,對辦公樓安全有特殊要求,今年管委會及時幫助解決辦公樓。吉比特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發展迅速,需要更大的辦公室,創新投資管理公司及時為其在同一樓層解決1100平方米辦公室。吉比特總經理蘇華舟說,“管委會不但貼心服務,而且會提出前瞻性建議,解決了我們在企業管理方面的不足。”

軟體園千方百計解決軟體企業普遍存在的資本金偏少、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管委會組織有關部門和5家商業銀行共商應對良策,建立銀企對接機制,解決企業銀行按揭困難問題。目前,各商業銀行共為軟體園企業放貸6.62億元。為方便企業抵押融資,管委會及時推出《廈門市軟體園研發樓抵押辦理管理辦法》,執行優惠政策為企業減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造園區品牌。通過舉辦“廈門國際動漫節”、“亞洲—大洋洲地區軟體園論壇”和申報國家級IC設計國際人才培訓基地,拓展了對外交流合作空間。廈門軟體園今年以來組織企業參加了大連“軟交會”等,並吸引更多優良企業入園。

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建成有虛擬實驗室、Web視頻會議服務、網上培訓、項目協作服務、技術文檔資源等多項服務的公共平臺。目前已有22家落戶積體電路設計中心。

促進產學研順利對接。廈門軟體園已建立了軟體技術、公共服務、市場拓展和人才培訓4個服務體系,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與發展聯盟,為企業營造優良的創業和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張曉曄)

沒有留言: